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三十三) (第4/5页)
要“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有孚”是“君子”应该遵循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原则,即爱民。挛如:牵连之状,喻紧密联系,相互协助。富以其邻:即大家一同走富裕的道路。 所以“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是让“君子”明白这种道理,作为治国上的一项政治策略而遵循。 12.“无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商业经营原则。 《周易》里的《无妄》篇是讲述了商业上的准则。“妄”是指胡乱,引申为不正,不法。“无妄”即没有了不法与不正。《无妄》是针对商业经营上,要遵循“无妄”,即不去干不正不法的行为,也就是说商业上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童叟无欺。 《周易》里既重视农业生产积累,也不轻视商业经营,“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这是说:“不耕种田地,而有收获,不开垦荒地,而有熟田,这也是有利于社会向前发展的事情”。这里是作者没有轻视商业行为,这与后儒思想是不同的。 《无妄》所讲述的商业之道,也是“君子”治国理民上应掌握的策略。 13.“观颐,自求口实”的休养生息政治措施 “观颐,自求口实”,是说观察认识休养生息,是自我寻求解决人口发展的生计问题。《周易》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理念:自求口实。在十分落后的农耕时代,人口发展与生计出现矛盾。而采取休养生息,自我解决人口生计问题,体现了作者政治上的理性与睿智。“自求口实”的生存理念,是体现在政治策略上应遵循“休养生息”(颐)。《周易·颐》篇的内容是告诫“君子”(统治者)应该给人民一个宽松、薄赋的一个生存空间,更不能违背生养之道,向困难的地方征收赋税,把休养生息作为头等大事去做。这是“君子”治国理政应遵循的政治原则。 “自求口实”是《周易》里的一个政治理念,《周易·颐》篇开章首句是:“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这是说:“休养生息,前景吉祥。观察休养生息之道,自我寻求解决人口的发展生计”。如何解决人口生计,就应采取“休养生息”的政治方针。解决人口生计问题,要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环境。老百姓自己发动起来解决自己生计发展。而不是靠“君子”拿出物质财富或干预百姓,而是给于百姓宽松的生存环境以解决生计问题。这就是君子在执政上应遵循“休养生息”(颐)的策略措施。 14.“舍尔灵龟”、“未占有孚”反对迷信占卜的思想原则 “舍尔灵龟”是何意呢?舍:(舍:①放在一边;丢开;如《贲》:“舍车而徒”。②放弃;舍弃;如《屯》:“不如舍”。③废止、停止;如《书·汤誓》:“舍我穑事”)放弃、停止。尔:第二人称,你,你们的。灵:女巫,神灵人的精神。龟:乌龟,占卜用的龟甲。“灵龟”:泛指用以占卜的龟,即有灵应的龟兆。《周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朶颐。”孔颖达疏:“灵龟,谓神灵明鉴之龟兆。”这句话是指:放弃掉你们那些所谓的神灵占卜兆示吧。“舍尔灵龟”是出自《周易·颐》篇中的内容。“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放弃你们那些神巫占卜,应观察我们的口食生计到了危险的地步”。这无疑体现了《周易》的无神论思想。反对巫术占卜及迷信。而是让统治者(君子)把心思放到面对解决人口生计问题上。而不是摆弄乌龟去占卜求得神灵的兆示。《颐》篇是讲述休养生息的政治策略。如何解决生计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口号,“自求口实”,而“自求口实”的前提是政治上的“休养生息”的方针策略,即解决民生问题,应采取修养政策,而不是靠占卜迷信。 “未占有孚”同样体现了反对占卜迷信。“未占有孚”是出自《革》篇里的句子。《革》篇讲述的是社会改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这话是说:“大人以威如猛虎之势推行社会变革,不是靠占卜求问,而是靠爱,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这里强调的是“爱民”,而反对占卜。无疑是反对占卜迷信,而让“君子”理性的认识社会问题,由此而解决社会问题。故“舍尔灵龟”与“未占有孚”是让“君子”在治国上应遵循的一项政治原则。 15、“恒其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