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_第1010章 北大营!第1011章 义勇军进行曲!(一万三千字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0章 北大营!第1011章 义勇军进行曲!(一万三千字求月票!) (第6/7页)

一个士兵肩上,好像是扛着一面旗子,但是因为是卷着的,看不出来是什么旗子。

    在一片肃静之中。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这支队伍来到了那根高高地旗杆跟前。

    “稍息!”王以哲大步向前,士兵们刷的一下稍息聆听训话。

    “兄弟们!我们七旅在改编之前,就是东北军中的精锐,现在,我们成了红龙旅,成为了整个东北军的王牌旅!你们告诉我。我们和其他部队一样不一样!?”王以哲大声吼道。

    “不一样!”

    几千号人的吼声中带着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就对了!不一样。就要拿出了不一样的样子来!从今天开始,咱们红龙旅就应该让其他部队看一看!临来地时候,少帅亲自把这面旗子交给了我,告诉我,这面旗子是整个东北军地骄傲,今天,我就让它在咱们北大营里面升起来!升旗王以哲一挥手,侍卫队里面的旗手扑啦啦展开了扛在肩头的一面旗帜!

    当这面旗子全部展开的时候,所有人的睁大了眼睛。

    最吃惊的。是我!

    我原先以为,这面旗子会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但是当它打开的时候。上面的图案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上帝呀!”站在我旁边地斯登堡和胖子发出了惊呼。

    这面旗帜,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红龙大旗!

    旗帜之上,那条张牙舞爪的红龙迎风飞舞!

    这面曾经在梦工厂上空飘扬的大旗,现在,飘扬在了中国地上空!

    我不知道张学良怎么会想到把这样的一面旗帜交给王以哲的,但是从这面旗帜中,我看到了一颗期望的心!

    那是他对东北军的期望。对这片土地的期望!

    “全体立正!”在旗帜开始升起的瞬间。王以哲一声高呼,红龙旅全体士兵再次立正。

    “唱旅歌!”

    位于旗杆后面的那支只有十几个人地军乐组奏起了音乐。

    “起来!不愿做奴隶地人们!唱!”王以哲亲自带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地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在灿烂的朝阳之中。在呼啸的大风之下,在8000激昂的歌声之上,这面红龙大旗高高飘扬!

    所有人都昂着头看着他一点点升向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那面的坚定和骄傲,所有人的歌声都是那面的高亢和飞扬!

    乐毕,旗帜停在旗杆的最高处,广场上一片肃静。

    在这肃静中,站在这里的人,每一个内心都在颤抖!

    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歌、这样的旗帜、这样的仪式更加鼓舞人心的了!

    我听到了背后传来了呼啦啦的摄影机拍摄的声音。转过脸去,发现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的摄影机搬了出来,刚才的这个场面,他全都拍摄到了摄影机里面。

    “老大,中国有这样的一群人,不会亡!”他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颤抖。

    这一个早晨,所有人都可能想不到,他们创造了一段历史,他们不知道,这歌声,这旗帜将会在今后产生多大的影像。

    “柯里昂先生,我们已经商量了,这首歌就是我们以后的旅歌!这面旗帜就是我们的旅旗,我们要带着他们去战斗!”王以哲和我一起吃早饭,还没有从刚才的激愤中恢复过来。

    “旅长,柯里昂先生。今天是我王铁汉最觉得是条汉子的一天!”王铁汉拍了拍桌子,双目圆睁。

    “柯里昂先生,这歌总得有个名字吧。”瘦削地赵镇藩问道。

    “是呀,得起个名字。”王以哲等人也都点了点头。

    “就叫吧。”我笑道。

    “义勇军?柯里昂先生,为什么不叫!?”王铁汉问道。

    我笑道:“你们扛枪上战场。不仅仅是为了东北军,你们是为了所有中国人,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你们是义勇军,所有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战斗的人,都是义勇军,懂吗?”

    我的话。让这些人全都点起头来。

    饭后。沈阳来人了。

    一辆汽车开进了北大营,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

    前面的一个人,穿着一身军装,光头,留着漂亮地胡子,圆脸,有些肥胖,身材高大。

    后面的一个瘦得跟个猴子一样,年纪大约在50岁左右。穿着一身长衫。

    这样的两个人一出现,王以哲赶紧走过去敬礼迎接。“铁汉,这两个人是谁呀?”我转脸小声问王铁汉道。

    “前面的那个穿军装的。是东北军的参谋长荣臻,后面的那个瘦子是原来地辽宁省主席臧式毅。”王铁汉回答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