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_第1010章 北大营!第1011章 义勇军进行曲!(一万三千字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0章 北大营!第1011章 义勇军进行曲!(一万三千字求月票!) (第5/7页)

旅的时候,才选择了以王以哲的这个旅为基础的吧。

    这首旅歌,让我听了之后,内心颤抖。

    它的情感是真挚的,但是正如王以哲自己说的那样,不是很完美,里面带着一丝学究气,割地赔款、主权剥夺、总理遗嘱、长官意志这样的话,对于一般的当兵的来说,显然有些距离。

    所以当王以哲听说我倒是有首歌的时候,他就激动了起来,让我赶紧给他们唱唱。

    我站起来,带着这二十多个人走出了营房,他们站在夜色里,看着我,脸上带着期待。“王旅长的旅歌,写得很好,中国从清朝开始就屡受列强欺辱,割了一块块的土地不说,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等等等等,骑在你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在国外,有人说中国人的膝盖是弯的,你们永远最擅长的是跪倒!你们认为是这样吗!?”我大声问道。

    “不是!”二十几个人齐声高呼起来。

    “那你们应该怎么办!?”我问到。

    “我们应该站起来!”

    “对!起来!”

    “起来!”

    当兵大声叫道。

    “跟着我唱!”我咬了咬牙!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高吼了起来。

    这声吼,让我面前地二十几个人顿时挺起了胸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他们的声音。在风中飘荡。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把我们地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的歌声在寂静地夜空中回荡,周围营房地灯陆续亮了起来,士兵们纷纷走出营房,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们被这歌声惊醒了!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首发    shu8.  ^^前进!”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站在我面前的这二十几个人吼得回肠荡气,吼得热血沸腾,连旅长王以哲都站在他们中央和他们一起唱!

    很多士兵加入了!一个,两个,一个班。两个班。一个营,两个营,到最后,整个兵营都加入了这个大合唱。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前进!前进!进!”

    近万人的吼声,碰撞在一起,在这营地之上炸响,直上云霄!

    这些当兵的。很多人都大字不识一个,以前他们知道扛枪吃饭,知道什么总理遗嘱。不知道什么长官意志,但是他们知道谁是敌人,知道谁骑在他们投上作威作福!

    在这歌声中,他们体会到了那种愤怒,体会到了那份激昂!

    很多人吼着吼着就哭了起来!我面前的王以哲,吼得脖子上地青筋条条绽出,泪水在脸上恣意流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地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这首歌,比起原来的旅歌来。很短。也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带来的那份震动。是先前的那首歌没法相比地!

    北大营沸腾了!唱着这首歌,所有人都双目喷火,牙关紧咬。

    他们带着怒火再唱,带着无比地坚定再唱!

    王以哲激动地把我拉到房间里面,让我把歌词写给了他,然后他叫来了旅部的军乐组,连夜排练,谱曲。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时候,我就听到了外面响起了集合号声。

    “这么早了就集合?”我赶紧穿上衣服,然后走了出去。

    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浓雾早已经散去,空气中有种泥土和花香地味道。

    我面前的巨大的操场上,红龙旅的士兵们正在迅速集结,这些士兵全副武装,行如疾风,大操场之上,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列好了一个个的方阵!

    精锐!不折不扣的精锐!

    我注意到,在这个广场的前方,多了一个高高的旗杆。这歌旗杆昨天晚上的时候,还没有呢。一根笔直挺拔的木杆,越有十米高,只说是旗杆,是因为我看到了它上面的滑轮和绳子。

    “全体立正!”

    随着一声高呼,操场上的8000多人顿时抬头挺胸。

    从旅部里面,走出了了一个小队。小队地前面。是王以哲、何立中、赵镇藩等高层,在他们的后面则是侍卫队!

    侍卫队前面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