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414节 (第1/2页)
刁丙道:“你再进城一趟。找到高崇,与他约定好交易的时间,但莫告诉他我们在何处。 刁庚道:“阿兄信不过他?” 刁丙道:“我怕出事。” 说罢,他也休息好了,赶着沉重的骡车继续行路。 车辙很深,载的货物显然很贵重,而草鞋踏过雪地,隐隐显得有些艰苦。 偃师县城里,任木兰正保护着王仪去找证据,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伙计。 她现在完全是假小子的打扮了,头上带了个幌头,一身黑衣,腰间挎着把短刀,怎么看往后都可能成为一个无赖,说好听点叫“游侠儿”。 这模样看得王仪直皱眉,他本以为这批孩子能有更光鲜的前程的。 “阿仪哥,你把证据放在哪了?” 王仪不说,只道:“随我走便是。” 那本账簿是王彦暹用命换来的,连韦济让他拿出来,他都不肯,要求韦济先带人到偃师拿下李三儿。 也是因此,当时韦济以各种言语推托,让王仪起了疑心,怀疑到这位素有清誉的河南府尹竟也并不清白。 当时的失望之情,王仪已无法言述。 想着这些,他们往暗宅的方向走去,等再抬头一看,前方便是兴福寺。 任木兰曾经在养病坊住过,颇为排斥这里,平时也不常来,跟着王仪进去时皱着眉头。 她本以为王仪把账簿藏在什么隐秘的地方,没想到王仪花了四十钱,带着他们去看了济慈和尚的舍利。 “阿弥陀佛,愿恩师以无上佛法庇护四位施主,还请把刀剑放下。” 任木兰只好放下短刀,进了佛塔第三层中的一个小间。 推开门,有灰尘扬起。 午后的阳光从小窗透进来,金灿灿,竟显出些佛法的神圣感来。 “小老僧,我来了,你死后我还是第一次来看你。” 她低声念叨着,目光看去,小老僧已经只成了盛放在金帛上的几块灰色小石头,不由道:“你死后,你的师兄弟们都掉进钱眼里了。” 王仪伸手,在摆放舍利子的桌案下方摸了一会,摸出一本账簿来。 “走吧。” “原来是藏在这里,你怎么知道藏在这里不会被找到?” “师县最没人来的就是这里了。”王仪道,“受了济慈大师恩惠的人拿不出钱来看他,拿得出十文钱的人嫌他碍事。” 任木兰没心没肺地笑了笑,回头挥挥手,道:“多谢小老僧保佑,账簿没被坏人找到。 王仪紧紧攥着账簿,将它交给薛白前犹有些不安,遂找机会问了任木兰几句话。 “你说,薛县尉为何留着高崇?” “不然呢。”任木兰理所当然道:“交给朝廷,也许就被朝廷放了。” “但,他行事,与我所见过的所有官员都不同。” “那他能为王县尉报仇不就好吗?你不解气吗?” 任木兰道:“那不就是了。 被她这么一说,王仪根本没有解惑,反而连原本有的隐隐一点猜测都乱了。 但他知道李三儿是死在薛白手里的,最后还是将那账簿交出去。 于薛白而言,这是接手高崇事业很重要的一样东西,连忙叮嘱杜始安排人抄录一正在忙着这些,施仲再次赶来了。 “刁庚回来了,问我们粮食准备好没有,他们已经可以交货了。” 薛白笑了一下,与杜始对视一眼,眼中再次有一种被点燃的兴奋。 他们终于要接手第一批谋反的物资了…… 第250章 善缘 迎仙门码头。 津署中忙忙碌碌,老邴头坐在后屋一笔一笔记着公文本,忽感到身后有人,转头一看,惊道:“县尉。” “邴老不必多礼。”薛白道:“我想找艘船,运些粮食过河。” “小老儿去为县尉寻两个靠得住的船主来,只运过河或运到何处?” “只运过河。”薛白疑惑道:“县里何不在伊河、洛河上建两座桥?” 老邴头佝偻着背引着薛白往外走,道:“本是有人提议过修桥的,可便拿今日来说,若有桥,县尉可还要雇船运粮过河?” “自是不必了。 “那船主、漕工们岂不就少了一桩买卖?为了让他们能多一口活计,这桥自然也就造不成了。” 外面还在下雪,雪花轻飘飘地落在伊河的河水中,两人都紧了紧衣裳。 “开元二十二年,裴相公置三仓,以转漕输粟’行漕运,扣除了置仓、开渠之费,每年犹省下运费三十万贯,可这笔钱是从哪些人的身上省下来的?” “自然是漕工了。”薛白道。 “转漕输粟之后是和采法,洛阳要往长安运的粮食少了。但漕工却是多了,丢了田地,走投无路的编户只得跑来拉纤,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