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385节 (第1/2页)
“好。” 高崇应过,正要出去,吕令皓忽然问道:“对了,张三娘之事,真不是渠头的人下的手?” “不是,我们才从黄河渡口回来。” “是否有可能是手下人擅自动手?” “圣人之侄女,哪个敢?”高崇道,“放心便是,我会再问问渠头。” “好,骊山刺驾的风声都未过,多事之秋,莫再惹乱子了。” 薛白站在尉廊的窗前,看着高崇离开,目光中带着审视之色。 “县尉,差役们已经都集齐了。”薛崭穿着一身公服,手持横刀上前行礼。 “走吧。”薛白道,“我们从伊洛河下游开始搜,沿河往上。若是河道上搜不到,张三娘很可能便是被歹人劫走了。” “喏。” 齐丑应了,心中对找人之事不太关心,在意的反而是高县丞今日还不恢复他的捉不良帅一职。 “对了。”宋励则跟在薛白身边,问道:“不知张三娘长得是何模样?” “她刚到豆蔻之年,还未及笄,大概五尺二寸,样貌可人。” “如何个可人法?”宋励追问道。 “眼睛大,很有神采,鹅蛋脸,有些婴儿肥,左眼睑有一颗小痣,表情很认真严肃的样子。 宋励听得心里喜滋滋,兀自摁捺,转头看向宋勉。 “阿兄。” “你随县尉去,我回陆浑山庄招人一起找。”宋勉道:“一定会找到张三娘。” 显然一切还早,但宋励似乎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成了张家女婿,兴致勃勃。 他披着大警,与薛白驱马而行,领人从伊洛河南岸找到北岸,又一路向西南方向寻觅。 如此,一直到了傍晚,前方忽然有一队人马迎面而来。 “你等是何人?可见到过一个小娘子?” 有人驱马而出,是个穿着斓袍的漂亮女子,态度十分傲慢,又有些焦急。 薛白当即驱马上前,问道:“偃师县尉在此,敢问你们可是来自张家?” “薛郎,久违了。”人群中有一老妇上前,正是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有侠气。”薛白行礼道。 公孙大娘叹道:“是老身没看顾好三娘。” 其余人纷纷见礼,也都是龙门附近来帮忙寻找张三娘的官吏,其中一人薛白还见过,乃是当时与他一起通过吏部试,授官寿安县尉的崔祐甫。 崔祐甫青年才俊,天宝四载进士,年纪轻轻便任畿尉。不过,薛白的仕途比他还要顺遂些。 在吏部相见,两人并无交情,但如今重逢,两个年轻的县尉却有些他乡遇故知的感受。 “这案子,薛郎如待看待?” “冬天的伊河不该冲走人。 崔祐甫道:“不是去找你了? “不是。”薛白道:“我与张三娘不熟识。” “那便麻烦了。”崔祐甫道:“你可知偃师县已成了盗贼窝子?” “我……知道。” “那偃师县该给张家一个交代才是。” “先找一找。”薛白代偃师县署表态,道:“若找不到,县署会给交代。” 宋励目光看去,有些忌惮崔祐甫,暗道不能让这中看不中用的世家子弟在此事上抢了自己的风头。 天色渐暗。 众人持着火把又找了一会,始终没有收获,无奈之下只好转回偃师县,由一名张家的管事质问吕令皓。 薛白走过长廊,一直到县署东南角一个无人的黑暗角落。 过了一会,有人过来。 “没人看到吧?” 黑暗中的两个身影就贴在了一起。 杜始双手环住了薛白的脖子,凑在他耳边轻声道:“安排妥当了,直接动手就行。” “有借口动手,有看客控制势态,够了。” “但只怕难收尾。” “无妨,新官上任,先把火烧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