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毕其功于一役 (第4/4页)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而此时皇帝的这种说法,正与兵法相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战则必败。金人此时并不清楚西军的真实实力,所以这一仗只要打起来,齐军的胜算天然就多了几分。 但刘法和种平远的打法,也只算到了这一层而已。 他们知道这一战能赢,但赢了之后呢? 或许他们只看到金人退兵这一步,但此时的这位官家,想要的却不仅仅是金人的退兵。 所谓卑而骄之,就是说让敌人骄傲轻敌,从而取得胜利。 而官家想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利用金人对齐朝军力的轻视,从而尽可能地扩大战果。 设想,如果此战胜了,但金人损失并不惨重,从容退走,那么数年之后他们必然会再度卷土重来。而那个时候,金人不再轻敌,许多战机可就不会再有了。 反之,如果趁着金人对齐朝的轻视,直接毕其功于一役呢? 尽可能歼灭金人主力中的有生力量,可以直接打击金人的统治根基。到时候金人别说再组织大军来犯,恐怕后院要疯狂起火,连维持现有的疆土都做不到了。 种平远有些犹豫:“官家此计若是能成,自然是最好的,足以毕其功于一役。 “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能立刻挥师北上,渡过黄河,甚至将燕云再拿回来。 “可是,官家毕竟要留在京师,不宜轻动。” 刘法和种平远对于这位官家的军事能力,已经是深信不疑了。不论是灭国西夏还是后来救援太原,他所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生而知之的军事天才。 如果由官家亲自领兵来打这一仗,应该是有希望达成这种战果的。 可问题在于,他的身份不同了啊! 以前,他是郓王,是西北兵马大元帅,所以统兵出战理所当然;可现在,他是皇帝,天下安危所系,岂能再以身犯险? 即便是御驾亲征,也总得有人来安顿后方。 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了宰执,所有政务都是由皇帝自己处理。若是皇帝跑去打仗,这些政务又该交给谁呢? 然而,让刘法和种平远没想到的是,这位官家摇头说道:“这一仗,当然要朕亲自来打! “我齐朝国运都在此一战,朕又怎么可能安心留在京师。” 对于这种关键性的大战,盛太祖一向是不太放心交给别人的。否则当初,他也不会御驾亲征去打北蛮了。 当然,盛太祖那次亲征,是有太子监国、帮他稳定后方的。 但这次,樊存扮演的这位郓王太年轻,还没有这样一位太子能给他监国。 刘法和种平远有些茫然:“那……官家难道要再立一位宰执?” 樊存看了看种平远:“没错!种卿,你就留在京师吧!你不需要处理政务,只需维持京师治安,让后方不要生乱。朕要将这些太学生带入军营中,你只需要每日将奏章送来就行了!” 种平远人懵了:“啊?官家,这……这似乎……” 樊存摆了摆手:“没什么不妥的,就这么办了!也正好趁这个机会,让城中的牛鬼蛇神冒一冒头,等朕御驾亲征归来,再将他们一并收拾了!” …… 从文德殿出来,种平远还有点晕。 他没想到,自己作为当世名将,竟然不能参加与金人的这场大战…… 本来他和种平远都认为,当今皇帝肯定要坐镇京师继续处理政务、给他们管好后方,而他们这两位将领,则是共同谋划对金人的这场大战。 却没想到,皇帝直接将指挥权抢了过去。 反倒是让种平远在京师管着! 对于政事,种平远并不擅长,他毕竟不是李伯溪。但皇帝其实也没让他处理政事,也没给他宰执之位,而仅仅是让他坐镇,管理好京师的治安、统筹好京师的各种资源。 甚至都不需要严厉镇压一切反对者,毕竟皇帝说了,还要趁此机会让城中的反对势力冒一冒头,之后再一并收拾。 至于政事,还是由皇帝自己处理的! 只不过处理政事的地方,也从文德殿搬入了军营中。 刘法和种平远都震惊了,这是何等肝帝的行为…… 不仅要管行军打仗,还要管朝中政务,这几乎是四五个人的活,当今的这位皇帝要自己一个人全干了…… 但他们偏偏还说不出什么,因为……这位似乎还真行! 如果换个别人,种平远肯定会非常不服,凭什么让我一代名将给你看大门?你替我去打? 但对这位皇帝,种平远却无话可说。因为他和刘法,确实不如皇帝能打…… 就这样,刘法回到西军之中,种平远留在京师,两人各自按照皇帝的要求开始布置。 而完颜盛还不知道,接下来这场决定两国国运的大战,他所要面对的对手,正是这位齐朝的新皇。青衫取醉的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