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4章 是少帅,还是大哥?第1005章 王牌武器 (第6/7页)
接下来,这200厂卫军全都被分了下去,当起了临时的指导员。 当天。我们并没有回城,而是直接住了下来。张学良说之后他要亲自看着这个王牌旅组建起来。 我对此也很敢兴趣。 算一算,距离九月还有将近两个月呢,不急。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熟悉熟悉东北军。 接下来的两天里面,在于学忠等人的规划之下,从五个旅中挑选出来地精锐组成了一支人数在8000左右的一个旅,这个旅分为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营。旅长由东北军中深得张学良赏识的原第七旅旅长王以哲担任。 “这个王以哲,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打仗勇敢,从来不后退而且足智多谋,每次他的部队总像是大鼎一般不管敌人怎么攻击都屹立不动,所以被人称之为王老鼎。他的第七旅,是半个月前从沈阳抽点过来的。这一次,特别旅基本上是以第7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张学良指了指在人群中穿插指导士兵的一个三十多岁地军官对我介绍道。 第七旅。王以哲,我顿时愣了一下。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历史上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北大营,但是驻扎在北大营的正是王以哲的这个第七旅。 这个旅应该镇守在沈阳的呀,怎么会调到关内来了。 张学良见我愣了一下,问道:“怎么了?” “你怎么会突然往关内调人了呢?”我问道 张学良的眼神闪了一下。然后把我拉到了旁边,小声道:“因为这边好像有些变化了。” “变化,什么变化?”我瞪大了眼睛。 不会是要打仗了吧? 张学良笑了笑,然后招呼我近了旁边的一个屋子。 屋子不大,但是收拾得很干净。勤务兵倒了茶之后,就出去了,房间里面就我们两个人。 “这件事情。说起来就长了。”张学良叹了一口气:“你知道石友三这个人吗?” 我摇了摇头。 “也是。这个人你怎么会知道呢,我都糊涂了。”张学良喝了一口茶。道:“这个人,是长春人,是个滑头。当初投在冯玉祥的部下,后来投了阎锡山,之后失败了之后,又投了冯玉祥。” “前年三月,蒋中正和冯玉祥之间地战争爆发,石友三背叛了冯玉祥又投降了蒋中正,后来蒋叫他南下进攻桂系,他不肯,最后支持唐生智反蒋,唐生智失败之后,他怕蒋介石惩罚,又投靠了阎锡山。” “中原大战的时候,他又重回冯玉祥麾下,去年九月,我们东北军入关,他见形势不对,马上又响应我,背叛了冯玉祥。” “我听得都糊涂了,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墙头草呀。”我笑了起来。 “是了是了,现在人都送他绰号,叫他倒戈将军。”张学良也笑,但是随后脸上就沉重了起来。 “今年年初,我将他的部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他任总指挥,军部在归德,全军越有六万四千人,但是这个***还不满足,想夺去整个华北。” “两个月前,我就收到了情报。说这个石友三和我的堂弟张学成勾结到了一起,而且还和广州国民政府搭上了线。”张学良叹了一口气。 张学成的事情,我还是知道一点地。这个人是张作霖地弟弟张学孚的儿子,当初张作霖被炸死之后,日本人看中了张学成,拉拢他,想让他取张学良代之,这家伙也有这个野心公然招兵买马对抗张学良,后来被歼灭。然后就逃出了东三省。石友三和他捣鼓到一块,绝对是图谋张学良。 “一个月前,我接到了南京来的电报,说石友三有起兵攻打我的意图,关内我们只有10万人。尽管他只有六万多人但是我不得不防,所以就掉了第七旅过来,毕竟这个旅一支是我们的精锐。” “那这个石友三现在情况如何?”我问道。 “情况不妙。他这一次似乎是死心塌地想向我进攻,前几天我到南京去开会,为的就是这个事情。南京那边已经觉察到了,并且告诉我这家伙可能近期就会出兵进攻我,所以我准备再从东北掉步兵三个旅、炮兵两个团以及其他的几支部队共八万人到关内,这样一来,我军在关内就有18万之众。对付石友三是绰绰有余地。” 说到这里,张学良地眉头算是散开了。 “大哥,你这么一调,东北的精锐可就没有多少了,对付石头友三是够了,但是如果日本人打过来,你怎么办?”我地一句话,让张学良再次眉头紧缩。 与此同时。我算是模糊地记起了一些事情。历史上,九.一八事变以及之后日本人为何进攻如此顺利,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东北军的主力精锐被调到了关内,当时驻扎在东北三省的军队虽然有二三十万,但是精锐甚少,而就在九.一八事变前夕,张学亮将东北军中最后地精锐调到了关内。这也是主要的原因。 想不到这些精锐被调进关内,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是呀,我也发愁呀,日本人固然得地方,但是这个石友三更得小心,一旦他兵变成功,那我们东北军可就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