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2章 老朋友 第1003章 暗潮涌动的北平城 (第4/7页)
保护你的。想不到你们的人也很厉害。”年轻人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 果然不愧是戴笠,竟然已经对我撒下了一张网了。 “请转告戴笠先生,我很感谢他,不过我的手下还能够应付麻烦,所以不牢你们辛苦了。”我笑了起来。 那个人对我施了一礼,然后转身告辞。 “这个戴笠,果然是名不虚传。”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板,看来我们引起了很多人地注意,这样我们地行动可有些不妙呀。”达伦有些担心了起来。 “无碍的,无碍的。”我学着鲁迅先生的神态摇了摇头:“上海这地方鱼龙混在,自然什么人都用,等我们进入了东北,进入了张学良的地盘,戴笠他们估计就鞭长莫及了,而日本人的行动也会收敛很多,加上我们自己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 解决了这件事情,我们出了咖啡店,也不敢在耽误,便乘车返回了明星影戏公司。 等我们回到小楼地时候,客厅里面一帮人已经急得团团转了。 “老板,我们都快要急死了!”看见我,斯登堡等人一下子迎了过来。 “有达伦他们在,能有什么事情?”我笑了起来。 “老板,你去哪里了?”费穆问道。 “去见了一个老朋友,老朋友。”想起了鲁迅先生,我不由自主地学着他摸了摸自己地嘴角,尽管我没有他那样浓密的胡子。 “我们回来地时候,被人跟踪了。”璇子紧张得说道。“跟踪了?”众人大惊。 “是几个日本人,被我们给打发了,巧的是跟踪我们的不只是一拨,中国政府的一个特务组织也跟在我们。”达伦倒了一杯茶,咕嘟咕嘟喝了底朝天,耸了耸肩。 “戴笠?”费穆紧张得问道。 我点了点头。 “老板,这个人可是个十分麻烦的人物。他这样做,看样子肯定是受到当局的指示了。”蔡楚生沉声说道。 “咱们这帮人过来,人家不盯上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咱们就小心一点吧,等进入东北。事情就好办得多了。”我点燃了一支烟,然后看着尼可道:“尼可,那些货物已经到天津了吗?” “已经到了。而且一路十分的安全。”尼可点了点头。 我对尼可的工作十分的满意:“在天津卸货,然后运到之前我们商量地那个安全的地方。这批东西有点扎眼,你们可得小心点。” “放心吧老板。我们用的是铁路,而且车厢是专用地,不会有任何问题。”尼可拍了拍胸脯。 “那我就放心了。各位,抓紧休息,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我站起来,打了个响指。 “哥。明天我们到哪里去呀?”璇子乐道。 “北平。”我耸了耸肩。 北平。 这里曾经是清政府的首都,但是现在,它只不过是中国政府版图上面的一个大城市而已。虽然失去了首都地辉煌,但是在北方,不管是在地理上还是在政治意义上,它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它的控制者时候张学良。 1930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等新军阀爆发了一场中原大战。掌控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看准行事。于9月份命令东北军20万入关武装调停,结果反蒋联军大败。蒋中正为了感谢张学良,任命其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并且不久之后任命其为国民政府委员。到了193年的年底,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张学良,在北平设立副司令行营,所有东北、华北歌手军事均有张一人节制。 1931年3月。张学良任国民党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于,将办公地点从沈阳移至北平。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八省军务。 这个时候,是张学良一生的顶峰。1928年他地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时候,他担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那个时候的他,面临着内忧外患,焦头烂额。 在接任之后仅仅几个月,他就宣布东三省以及热河省改旗易帜,形式上完成了当时的中国的统一。这个举动,也算是无奈之举。 接下来,在1929年,他受蒋中正的唆使,挑起中东路事件进攻苏联军队,结果大败而归。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这位号称民国美男子的少帅面临着空前地困境。 但是到了1930年,他地好运气一下子就来了,而且这个运气是如此只好,以至于让他一下子有了天壤之别的境遇。 他在中原大战里面押对了宝,而且现在,他开始品尝到胜利的果实了。 手里面掌握着八省的军务,掌管着从他的父亲张作霖时代就留给他的强大的东北军,要地盘有地盘,要军队军队,要身份有身份,这个年轻人,风光无限。 北平,他地办公地点,也因此在很多人眼里面,有了格外地含义。 很多人甚至猜想,这个年轻的少帅,会不会像清军那样从北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