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6章 落地香港 第997章 四大名旦 (第6/7页)
我笑了笑,指了指站在另一侧地那些前来欢迎我的中国人对贝璐道:”总督先生,很感谢你的好意。我想在去总督府之前先拜会我的老朋友们,明天我一定登门拜访,不知道可不可以?” 贝璐愣了一下,马上又笑了起来:“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然后,这帮英国佬又嗦了半天之后,才悻悻离去。 我扯了扯领带,长出了一口气。 “这帮英国佬,没完没了。”胖子吐了吐舌头。 我们这才转过身,大步超另外一侧的人群走过去。 这个时候,我们心情轻松无比。 “石川兄!正秋兄!”走到那帮人的跟前,我和张石川、郑正秋紧紧抱在一起。 “柯里昂先生,我们等你等了好久了!总算是见到你了!”张石川哈哈大笑。 “柯里昂先生,自从上次一别,算一算也有好长时间了。刚才我还以为你不认识我们了呢。”郑正秋开玩笑道。“哪里话。那帮英国佬。实在是难对付。”我摇了摇头。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老板!欢迎来中国!”跟在张石川后面的蔡楚生走到我跟前,兴奋得满脸通红。 “这么长时间不见,楚生有大导演的派头了。”我笑了起来。 “可不是,现在在国内,他和敬庐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导演,我和正秋都不是对手了。”张石川的话语里面,满是得意。 “柯里昂先生,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些中国电影界地朋友,他们很多都是跟着我们特意从上海赶过来地。”郑正秋把我拉到人群跟前。一一介绍起来。 “柯里昂先生。这位是黎民伟先生。是我们中国电影人的先行者。”郑正秋指了指我对面的一个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的男人道。 面相很忠厚的一个男人,穿着一身条纹西装,彬彬有礼。 我一把抓住了他的手:“黎先生,久仰久仰!” 在别人看来。我这句话可能是敬语,但是我却是发自肺腑的。 因为我面前的这个中年人,是“中国电影之父”和“香港电影之父”之称鄂黎民伟! 加入过同盟会,阻止剧团,早在1913年就在香港组建电影公司拍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由香港出品的故事短片,后来他又跟随孙中山拍摄了一批纪录国民革命和北伐的新闻纪录片,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在1923年创办了香港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1924到1925年拍摄了过于广东革命地很多纪录片。和孙中山先生接下了深厚地友谊,后世地那个著名的“天下为公”的孙文手书。那个被国民党到处悬挂的几乎等同于党纲地标志性匾额,一开始似乎孙中山送给他的! 这个人,无疑是中国早期电影中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 在后世,也许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他,但是在香港,黎式家族一直是个大族,有一个叫黎姿的女星,就是黎民伟的亲孙女。 “柯里昂先生,你的电影拍得好全世界都知道,但是从来没听说过你的中国话说得也是这么好!”黎民伟紧紧握住我的手,很是激动。 “黎先生现在是联合影业公司一厂地厂长,这个电影公司现在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地三大电影公司字号一”张石川介绍道。 “都是些小成绩,在梦工厂面前,我们是不值一提的。”黎民伟非常地谦逊,倒是让我都不好意思起来。 “这位是罗明佑先生,他现在是一联合影片公司的总经理。”张石川指了指站在黎民伟旁边的一个30岁左右的满面笑容的人。 罗明佑,这个人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可以说,他是中国第一代电影经营人才的精英,在电影业的经营上,没有几个人能是他的对手。 “柯里昂先生,欢迎来到中国。”罗明佑的国语带有浓重的广东音。 “这四位是天一影片公司的经理,邵醉翁、邵人、邵仁枚、邵逸夫,天一电影公司现在都被人称为中国的华纳兄弟。”张石川一次介绍道。 天一影片公司,是和明星、联华鼎足三分的知名电影公司,而创办这个电影公司的四兄弟,哥哥都是人才。 我走到最后的一个年纪和我差不多大的瘦削的年轻人跟前,笑着问道:“你是邵逸夫吧?” “是!我是邵逸夫!”年轻人连连点头。 “很高兴认识你。”我笑了起来。 在后世,中国所有的高校图书馆几乎都用他的名字来命名,邵逸夫,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很难想象,他年轻的似乎,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和他的哥哥们相比。他简直最容易被人忽略。 1925年就成立的天一影片公司。经过邵式兄弟的苦心发展,如今规模庞大,人才辈出,和明星与联华不同地是,这个影片公司分外重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