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第1/2页)
仔细想一想,定国公府啊,四大国公府之首,军功卓著,武将世家,别的不说,这种府邸最不缺的就是兵丁。 看看柯林就知道了。 哪怕他大舅父已经回京了,但没听说他大舅父交了兵权啊。 依然可以遥控西北大营那三十万悍卒,哪怕三十万这个数有水分,十万总是有的,敢动这府里的人,可不多。 看过无数书籍、影视作品的田浩,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就是皇家。 话说这个时代的皇家姓李,乃是李自成那一脉传下来的,这个时空的造反王叫李成,不叫李自成。 李成反了明,同样是驱逐鞑虏,坐了天下,不过他只当了十八年的皇帝就驾崩了。 幸好他那个时候,儿子都及冠了,这老李家天下传了下来,这一代的皇帝,是第三代了。 因为他是十六岁的时候,先帝驾崩的,这位就登基称帝了,三年之后,迎娶了皇后,就亲政了。 不过皇后难产而亡,就再也没立皇后。 据说是对元后念念不忘。 其实在田浩看来,这皇帝其实不是对元后念念不忘,他是用皇后的凤位,吊着这帮大臣们。 哪个女人不想母仪天下呢? 可哪个大臣家的闺女入宫,都是一场生死博弈。 至今为止,皇帝四十多岁了,有三个儿子,五位公主。 后宫有贵德淑贤四妃,还有八位嫔娘娘,这都是有名有姓的,其他的什么美人、才人的无数。 听老太太念叨过,说皇帝早些年,也是儿女缘分浅薄,宫里生个孩子就死个孩子。 连元后生嫡子的时候,都没熬过去,一尸两命。 那是个男孩儿啊,当时皇帝还说,只要皇后生了男孩儿,就立为太子。 结果是个男孩儿,可惜死了。 娘俩儿一起去的,对皇帝的打击很大。 后来皇帝下了狠手,宫里血流成河,宫外也风声鹤唳,官场一顿大清洗。 一直到皇帝都二十五岁了,才有了大皇子和二皇子,这俩皇子一个生在年头,一个生在年尾;三皇子比他们小一岁。 公主们倒是挺大的,郑贵妃没有儿子,但是郑贵妃生了大公主和二公主俩女儿,且女儿都嫁给了京中高门。 没有儿子也不差什么了。 剩下的杨德妃是大皇子的生母,她也因此封为德妃;班淑妃也因为生了二皇子而封为淑妃;刘贤妃同样如此。 嫔位上的娘娘,要么得宠,要么是生了公主的,反正皇帝女人不少,且出身都不低。 郑贵妃是西南将军郑家的嫡长女;杨德妃是太傅的大孙女儿;班淑妃是华文侯府的嫡出三女儿;刘贤妃是书香世家、当朝大儒刘品的嫡长女。 当时田浩就打听了,知道了这些之后,他就注意到,嫔位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