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第2/2页)
“无需问,定是适合你的事情。” “对亲友,明朝行事一向周全贴心。” 谢砚的话,逗笑了陆明朝。 余光惊鸿一瞥,谢砚不合时宜的想着,容貌娇艳的明朝,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冰川,一笑真真似盛开的雪地里盛开的红梅一般,甚是好看。 嗯,比许府一整片盛开的梅林还要好看。 不是清白之身】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是清白之身 他想,他可能会渐渐理解色令智昏一词。 “你夫人让我做私塾夫子,教书育人。”舒愿语速极快,似是生怕被人打断。 谢烟垂眸,敛起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缱绻情愫,再抬眼,已是一片清明“我觉得明朝的提议甚好。” “你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教书育人是唯一的一技之长,早该扬长避短了。” “常喜村的孩童想识文断字还需莲花镇的私塾,诸多不便显而易见,不少手头不宽裕的人家也就歇了求学的心思。” “据我所知,莲花镇上最好的私塾先生是一位举人老爷,一月束脩一两银。” “贫苦之家,一年忙到头,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至多能赚十余两,就算求学之心弥坚,也只能退而其次的拜在秀下门下。” “你十七岁过了乡试高中解元,有了举人功名。” “虽不曾参加会试,但正常情况下解元必能进士及第。” “十七岁的解元,教书育人有何不可?” “纵观整个昌河县,也唯有陆垚能与当年的你相媲美了。” “所以,别谦虚,说不定百年之后,谢随二字,也能位列青史大儒之列。” “兴许亦有后人能在历史的缝隙里寻出谢随就是舒愿的蛛丝马迹,为舒愿正名。” “如今,文人与阉人的确不两立,可千百年后呢?” “穿越时光洪流,未必不能摒弃偏见身份,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人是否俯仰无愧天地。” “而立之年,当是立业的大好时机。” 舒愿怔怔的,手指捏的发白,只觉得字字句句皆如一块巨石砸落在他的心海,引起汹涌波涛。 舒愿二字,也能清清白白吗? 扪心自问,在陆明朝提议时,他的心就忍不住跳了跳。 他知道,他心动了。 但是,种种原因,又裹足不前。 他需要有人再推他一把,哪怕只是轻轻一推,他就能鼓起勇气迈出一步、两步、直到跑出过去的束缚,跑向他新的后半生。 “我可以吗?” “我可以的。” 舒愿低声呢喃,自问自答。 “所以,干不干!” “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