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6章 (第2/2页)
运动。 裁判们尚且如此,观众们就更不用说。 有专业知识储备的冲浪爱好者们两极分化,先是个个欢呼叫好,随即就是时不时被震撼到呆如木鸡。 没有专业经历的普通观众们则是直到此时,才找回了点看冬奥会坡面障碍技巧比赛时的振奋感觉。 【我就知道,指望小鱼规规矩矩只靠几个规定动作完成比赛,绝对是不可能的!】 【怎么能停滞不前,新技术当然要伴随小鱼一起出现!】 这些都还只能算作是正常反应。 还有不少人是痛苦并快乐着的,例如专业的冲浪运动员。 他们既开心于专业领域终于被开拓的同时,又为自己接下来即将大幅度扩展的专业训练不寒而栗。 不少人一转头,就看见自家教练兴奋又扭曲的纠结神情。 “今天冬天,我们也去滑雪去!” 很多俱乐部的教练都开动了脑筋。 余曜的不少动作明显是脱胎于单板滑雪。 两年一届的冲浪世锦赛就是冲浪圈子的风向标,天都变了,他们当然要紧跟潮流,才不会被新鲜技术淘汰。 还有什么是比模仿余曜更容易的途径吗? 有行动力快的已经开始打电话预定附近雪场的季卡。 欧洲的有很多雪场原本只接受双板滑雪者的预定,但在接到一个又一个的电话之后,也不免开动了脑筋。 或许今年可以尝试开辟一条单板专用的雪道? 等等,怎么今年都是滑单板的? 以往都是双板比单板火吧? 有人想到了年初带火单板的天才少年,上网一查。 啧,果然是余曜。 就是没想到他都转去了冲浪,居然还能反哺单板,这就是体育明星带来的号召力吗? 雪场的工作人员这样想着。 完全不知道岩馆的老板们也这样想。 虽然余曜的动作明显来源于单板,但他过于突出的身体素质也不是没有引起冲浪教练们的注意。 他们脑筋一转,在预定完雪场之后就想到了余曜同时从事的另一项目。 攀岩的普适性更强,基本上大城市里就有岩馆,完全可以当做体能训练的补充训练! 于是乎,不少岩馆前台也收到了被标注为冲浪俱乐部的电话…… 这些都还是后话。 纳兰群岛的海平面上,长达数日的冲浪世锦赛的决赛,在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半终于提前结束。 清亮的海鸥声声里。 余曜秀完了自己现今的存货,就精疲力尽地划到岸边上。 然后就被早有预谋的教练和师兄托手托脚地给举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