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8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815节 (第2/3页)

  这个任命,早些年薛白就向李林甫提过,一两年前也与杨国忠提过,如今终于是达成了。

    可惜,晚了太多太多。

    此时此刻,杨国忠站在大殿上回想着过去薛白劝他时的情形,后悔不已,唯恐圣人责他无能。

    “王承业的奏折,你如何看?”李隆基忽然问道。

    杨国忠愣了愣,惊讶于圣人的语气如此平静。安禄山都要攻到洛阳了,圣人似乎不慌?也没有前阵子那般震怒了?

    他不明所以,迅速抬头偷瞥了一眼,但看不出什么来。心思这才回到王承业的奏折上,想起那是为薛白、袁履谦、李光弼、王难得、李晟、独孤问俗、李史鱼等人请功,一并送来的还有李钦凑、高邈的人头,很是振奋了朝臣之心。

    “回圣人,可见河北诸郡心向圣人。”

    先是溜须拍马地说了几句,杨国忠也说不出更有道理的话,依旧照薛白给他的信上所陈策略说起来。

    “安禄山虽然杀到洛阳,但所过之处,纵兵烧杀掳掠,官民怨之。如今王承业、李光弼、薛白等人固井陉,守常山,传檄河北诸郡,叛军早晚必军心大乱,慌乱回师。依臣所见,可如王承业所言,任一皇子为征讨元帅,坚守洛阳,不出旬月,叛乱可定。”

    杨国忠是很不希望高仙芝立功的,恨不能以心腹代替其职,可惜高仙芝几次献俘,很得圣人欢心,眼下只好先依薛白之计立功。好在,王承业是举荐的,这战略也是由他献上,一旦平叛,他正是首功。

    说实话,献策之后,连他都能感受到薛白的苦心孤诣,已把各方面的功劳都分配好了,创造出了一个还算有利的平叛局势。

    然而,李隆基再开口,却是出乎他的意思。

    “朕并非问你此事,你可看出王承业奏折中的不对来?”

    杨国忠讶然,见有宦官把那奏折再递了过来,连忙接过细看。偏是横看竖看,也没发觉到底有何不对。

    “臣愚钝,请圣人恕罪。”

    “胡儿叛乱至今不过一个月,须臾之间,河北二十四郡尽数望风而降,无一忠臣,又须臾之间,薛白一传檄,河北便再次归附朝廷,何也?”

    “这……”

    杨国忠答不上来,他对这些事不了解。

    李隆基眼眸泛起猜忌的目光,问道:“倘若要任一皇子为讨贼元帅,你以为谁合适。”

    “该是……太子?”

    “为何?”

    “太子地位最高,且东宫新立,正该让太子历练,若换作其余皇子挂帅,恐致失衡。”

    “谁与你说的?”

    “无人与臣说过,是臣……”

    杨国忠原本想说“自己想的”,话到一半,却是住嘴了。

    李隆基也不追问,沉默着。

    气氛愈发压抑。

    奏对到此时,杨国忠才发现殿内并无几个侍者,连高力士也不在。那么,今日所议,无旁人可听到。他在这一刻恍然大悟,觉得自己隐约捕捉到了圣人的心思。

    “臣看,确有些不对。安禄山不过据两镇兵马,实力远不如王师,依常理,河北诸郡官员该不敢附逆,缘何出现让叛军杀到黄河,再重新归附的情况?倒像是,故意放安禄山到洛阳一般?”

    带着试探之意说着,杨国忠再次偷瞥过去,发现圣人那隐在黑暗中的头显然轻轻点了点。

    看来,这一下说到了圣人真正疑心之处。

    “河北望风而降、河南一触即溃、河东仅靠太原坚守,叛军起兵不到一月,直接攻到东都,地方官兵如此狼狈,臣不得不疑惑……”

    杨国忠顺着圣意猜测到这里,忽然心念一动,想到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