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807节 (第2/2页)
人。 若说史思明像蛇、安守忠像野猪、李归仁像熊,蔡希德则像一只猿,首先他长得像,他手脚很长且有强壮的肌肉,还懂得用策略来进行攻击。 太原城原本是该在叛乱之初就完成的战略目标,但因为安禄山上一次在石岭关挫败,叛军对太原有所畏惧,遂决定由田承嗣先奇袭东都洛阳,对洛阳的攻势发动了以后,蔡希德再攻打太原。 比起强攻,蔡希德更希望能智取,他先是假借澄清误会之名邀王难得到忻州,希望能扣下对方,奈何王难得并不中计。 于是,他献契丹俘虏到太原,望以此能欺骗王承业。 上次安禄山打着奉召入京的名义经过太原都没能成功,这次军中诸将对这计划并无信心。但蔡希德力排众议,认为王承业与王忠嗣完全不同,王忠嗣违背圣意到河东就是来坚决抵抗的,而王承业则是奉着旨命前来安稳局面的。 此时到了大帐,当即有人带着激动的口吻道:“将军,成了!” “如何?” “王承业中计了!” 果然,王承业见到了契丹俘虏,相信蔡希德夺雁门关是为了国事,遣人来邀蔡希德到石岭关会晤。 这便是蔡希德有智略的体现,故而在叛军大将当中被比作为猿。 他当即做了安排,打算等到王承业出了石岭关,便将其绑下,勒令太原守军开城。 到了次日,他点了二十余骁勇,欲亲自出营。他麾下判官耿仁智却是拦住了他,长揖一礼,道:“将军万不可冒险。” “哈哈哈。”蔡希德大笑道:“王承业不知我等已反,岂敢乱来?不怕逼反了府君?且看我去引他上前,一把擒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王难得还在。”耿仁智道:“何不遣一猛士代将军前往?以防有诈。” 蔡希德听了,认为也有道理,遂招过一名亲兵,让其披上自己的盔甲前去擒王难得。 他自己刚换了一身文士袍,登上望车远眺,一派运筹帷幄之模样。 远远地,只见双方各二十余骑越奔越近,蔡希德再次哈哈大笑,道:“不出我所料。” 下一刻,他便见太原军忽然发作,杀向了他的骁骑,那披着他盔甲的猛士也中了两箭,带着金光闪闪的明光铠摔落马下。 “啖狗肠!他怎么敢?!” 蔡希德瞪大了眼,用力一捶胸,道:“他竟敢先动手,不怕逼反了我们?” 耿仁智捋着长须道:“如此看来,太原得到消息,知府君已举兵了。” “如何知晓的,我已封锁消息。” “是啊。”耿仁智转头看向东面,道:“如此,消息只能是从河北传到太原的了。” “田承嗣没能封锁消息?误我大事!” 蔡希德大怒,智取不能,只好强攻。他一声令下,叛军浩浩荡荡逼近太原城,又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景象。 算时日,田承嗣想必已在攻打洛阳城。 大唐的东都、北都同时遭遇大军压境,叛军再也不掩饰他们的叛逆之心,要掀翻大唐社稷。 这样如火如荼的攻势之中,耿仁智有些忧虑。 “将军,大原东倚罕山、西临汾河,南北地势起伏,易守难攻。王承业既知我们已经反了,麾下更有李光弼、王难得等猛将,难以速取。” 蔡希德道:“王承业庸人,绝非我的对手,就怕等到田承嗣先取洛阳,我犹不能寸进。” “太原北都,粮草充足,若长期相持,于我军不利。”耿仁智道:“将军何不先打通井陉,以便粮草转运?” “好。” 蔡希德看向地图,手指划过,打算依耿仁智所言,遣一支精兵打通井陉,再绕道风月关,出其不意杀至太原南边,前后夹击。 他不是李归仁那头有勇无谋的熊,自有谋略。 *** 井陉,土门关。 城楼上的士卒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柄千里镜,视线转到西边,突然看到山峦上方有尘烟腾起。 “援兵来了!” 他当即惊喜地大喊了出来。 正在城头上杀敌的李晟大喜,大步赶来,夺过千里镜看去,果然见到了一杆大旗由远及近,正是云中军旗号。 看来是王难得很快说服了李光弼、王承业出兵了,不仅要守住土门关,还可支援常山郡,到时切断叛军路线,便可逆转河北形势。 “敌兵要杀上来了!” 此时东面的叛军攻势再次猛烈起来,李晟顾不得再看,把千里镜递还,执起弓便奔向城垛,还不忘交代一声。 “准备开城门让援军进来。” “嗖”地一声,他已射出一箭,射向一名正在城下吆喝的叛军校尉。 但如今叛军已对城头上的暗箭有所防备,那叛军校尉只探头看了一眼,早已缩回了盾牌后面。 “攻城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