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654节 (第1/2页)
薛白道:“会的。” 他虽然也有被高适激励到,但实在没什么精神。倒是高适,年纪虽大,体质却好,一路下来都无病无灾的。 是日,薛白找军中大夫看了,说他是伤寒,而非疟疾。他不由松了一口气,同时后怕不已。 这一路行军,他们白天在河谷里走得闷热不已,夜里就宿在河边的湿地,任风吹着,想不伤寒都难,军中士卒倒下了半数,连高大强健的管崇嗣也不例外。 薛白入睡后脑子里还响着高适的慷慨陈词,耳畔听的却是管崇嗣痛苦的哼哼叽叽。一觉睡醒,薛白只觉头晕脑胀,浑身酸疼。 “郎君,你病了。”刁丙道,“我背你吧?” “不用背,还不至于。” 刁丙急道:“我们兄弟吃着郎君的,喝着郎君的,却是寸功未立。郎君养着我们,总不能让我们一把子力气没处使。” 薛白听得好笑,道:“你们要立功,便是我有危险了。” 刁丙不依,与刁庚上前搀起薛白,二话不说便背着他走。 薛白本觉得这有损他的形象,但确实困得厉害,很快睡着了。他确实是病得不轻,昏昏沉沉的。 如此行军数日,唐军到了大凉山,西泸县城。 西泸县古名邛都,原本是邛都国,汉武帝征服邛都国后设县,不久,邛都塌陷,成了沼泽汪洋,就是邛海,邛海边有泸山,山之西便是西泸县城,如今为南诏所辖。 阁罗凤坚壁清野,集中兵力于太和城,西泸县的驻兵并不多,王忠嗣若要攻克并不难,但他观察了地势,安宁河谷在西泸县以西,县城并未占据要道,且县城完好,若非为粮草转运,绕过西泸县也可。 唐军遂不入城,依旧宿在安宁河畔,只让薛白带着一部分人入西泸县,以吐蕃公主之名骗取补给,以期顺利通过。 “薛郎病重,可在西泸县歇养,痊愈后再南下与我汇合,或是直接返回益州。”王忠嗣交代道,他也有些不太舒服,大概是水土不服。 薛白没有推辞,他担心伤寒感冒让自己的身体变弱,要在这瘴气丛生的环境下活下来就更难了。 他换了装扮,把头发梳成特别高的椎髻,领了人手,带着罗追一家三口,以及一队被他招降的吐蕃俘虏入城。 看得出来,西泸县是不战而降的,城门完好,负责镇守建昌府的是南诏大酋赵佺邓。 赵佺邓早便知吐蕃公主要来,南诏虽不想成为吐蕃的藩王,眼下却还得借吐蕃之势。 “见过公主,有失远迎,请。”赵佺邓会说汉语,但不会说吐蕃语,因此随身带了一个通译。 这通译是个被他俘虏来的唐吏,会吐蕃语,所以此时赵佺邓说的还是汉语。 薛白一开始就听懂了,但还是等那通译说过话之后才露出了然的表情,示意罗追说话。 “公主不仅是来与南诏联姻的,还带了兵马来支持南诏抵御唐军,请大酋放大军南下。” “这是自然。”赵佺邓听了通译的转达,答应下来。 事实上,吐蕃大相倚祥叶乐如今已经陈兵于浪穹了,到时南诏也很可能真的需要吐蕃军夹击唐军。 这些都是早已议定之事,很快也就说完了。 赵佺邓却又看向薛白,觉得这年轻人的相貌俊秀,有些不像是吐蕃人。 “这位是?” 薛白声音沙哑,用吐蕃语道:“告诉他我是谁,咳咳咳……” 罗追连忙道:“大臣莫再说话了。这是吐蕃御史大臣伦若赞,葛尔氏的嫡子。” “失敬,失敬。” “大臣病了,要在西泸城暂歇,请大酋安排住处,还有伤病会留在城外大营养病,还请送去食物。营中留下的都是得了疟疾的,将食物放在营外即可。” “放心,会安排妥当。” 西汉时修建灵关道,大量的士卒便留在了邛都,成了当地汉人的先民,之后彝汉结合,使得西泸县成了如今川西高原中汉化较深的地方,至少开垦了许多耕地,瘴气比起古时已轻了许多。 王忠嗣略做休整之后继续领兵赶路,薛白则留在了西泸县养病,另外还有三百余重病到不能赶路的士卒宿在城外营中,由管崇嗣、曲环管着。 薛白昏睡了两日,到了第三日,终于感到神志清明了些。 他预计王忠嗣在渡西沙江,再加上休整需要五日,遂准备次日启程。 但就在同一日,有五十余骑也赶到了西泸县。 *** 娜兰贞一路南下,在路上看到了不少唐军留下的无名冢,以及羊的尸体。那些羊是病死的,唐军不敢食用,只好丢在河边发烂发臭。 终于,她追到了大凉山,赶到了西泸城。 很快,她见到了赵佺邓,这是她兵败之后见到的第一个有实力向太和城及时传递情报的吐蕃官员。 “说出来恐大酋不信,但大酋前几日见的吐蕃公主是假的,我才是真正的吐蕃公主。”娜兰贞把吐蕃赞普的诏书拿出来,递在赵佺邓面前,道:“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