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629节 (第1/2页)
冯神威愣了一下,因他正对着高力士,恰能看到高力士的目光……分明是看向薛白的。 薛白与李倓听得呼唤,其实是同时转头的。 而之后那句“皇孙今日表现得不错”,冯神威莫名觉得,高力士是在对薛白说的。 他太了解高力士了,甚至还能感受到其语气中的试探之意。 待李倓执礼的一瞬间,他觉得高力士似乎与薛白对视了一眼。 “圣人在等,走吧……谁在那边?”高力士忽然喝道。 “是奴婢。” 冯神威连忙小跑上前,向高力士行了一礼,抬头间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薛白。 几人向外走去,冯神威刻意落后了几步,与薛白行在后面,小声道:“也不知道薛郎是如何能想出这样超绝的游戏,真是让人赞叹。” “冯将军过奖了,只是家家酒而已。” “可此前却从未有人想过能给圣人办一场家家酒啊。”冯神威感慨不已。 “我只是觉得,圣人虽是九五至尊,但也有喜怒哀乐。” 面对这样一句话,冯神威不敢回答。 他们走出秘室,已能听到李隆基的朗笑声,正以指点江山的语气说着他成功破解各个秘室的策略。 末了,李隆基看向薛白,夸赞了一会,问道:“说吧,想要朕如何赏你?” 杨国忠眼中当即泛起羡慕的眼神,他虽然已身兼数十职,但对权力的贪婪一点也没有减少。他了解薛白,知其一定还是想要朝廷正式官职,到时他便要想办法在游艺使的差职上插上一脚。 “臣只是办了份内之事,不敢要圣人赏赐。”薛白两步上前,先是推辞了一句。 不论李隆基是否喜欢他,此时也不会吝啬于这一个赏赐。 “你差事做得好,朕便要赏你,大胆说。” 杨玉环微微含笑,鼓励地看了薛白一眼,让他大胆求官,她也会劝圣人答应。 在这个瞬间,薛白最后思索了一遍。 摆在眼前的路不少,他筛选出了三条。 一是继续走官场正途,往六部诸司员外郎、中书舍人的位置上挤一挤,这是常规情况下升官掌权最快的路; 二是到军中去历练,眼下河陇、剑南都有建功的机会,风险可能很大,但也有收益,至少能弥补他在兵权上的不足; 三是搏一搏,把所有的筹码押上赌桌,现在就冒充皇孙,此举蕴藏着无数未知的风险,求的是向死而生,其实是九死一生。 “臣……” 薛白目光稍稍一抬,瞥向冯神威,只见对方正极为专注地看着自己。 不管杨玉环所说那个内侍省的眼线是谁,薛白都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那么,第一条路看似平稳,实则容易陷入被动;第三条路虽是捷径,但却将生死交在李隆基的一念之间。 “臣请圣人赐官。”薛白道,“臣愿随军往南诏,为圣人平定阁罗凤。” 他终究是选了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路。 既然现在深陷于猜忌与怀疑之中,那干脆再次跳出朝堂、积蓄实力。搁置李隆基的猜疑,他还很年轻,而李隆基已经老了,时间会对他越来越有利。 哪怕在征南诏的期间,让人察觉到了他的异心,他也可迅速逃亡,伺机而动。 闻言,杨国忠先是诧异,之后喜上眉梢,认为薛白真是太合他心意了,想出了一个供圣人欢游的好办法就离开朝堂,正好将游艺使的美差留给他。 冯神威则是低下头,心中舒了一口气,暗道若薛白真随军去了也好,也免得圣人每每猜疑。 李隆基也是出乎意料,看向薛白,见到的是干净明亮的眼睛,带着赤诚与热血,一心为国出力的模样。 “少年意气,你可知征战凶险啊?” “臣不怕凶险,大唐的威严比臣的性命更重要。” 李隆基摇头笑笑,是讥笑薛白年少,道:“你一个不知兵事的状元郎,去了有何益?朕的将士能征擅战,不缺你一个。有这心思,不如将游艺使的差事办好,多造些秘室。” 难得堂堂天子开口劝说这么多,无非需要薛白继续当个狎臣。 此时此刻,薛白忽能感受到李白待诏翰林的郁闷。 他却没有李白的任侠之气,辞了官,北上去探虎穴,探得了证据却未必解得了祸乱。 “臣举荐杨国忠、冯神威为游艺使。”薛白道:“此次营造秘室,他们全程参与,许多奇思妙想,皆是他们提出。” 杨国忠大喜,连忙上前,行礼道:“臣不敢居功,臣本该做得更好。” 冯神威则是受宠若惊,亦是谦逊应话。心中却暗想着薛白为何屡屡示好于自己,让人好生难做。 李隆基依旧没有立即应允,转向杨玉环,莞尔道:“太真,他是你的义弟,你觉得此事可行否?” 杨玉环不愿薛白去冒险,正要摇头,却想到了方才与薛白说过的那句,不管是何官职她为他争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