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5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595节 (第1/2页)

    “还真是孝了。”

    颜嫣也不知自己这夫君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大的,信手拈来的故事背后分明有些博大精深的东西。

    她由薛白牵着手,走下马车,看向曲江波光粼粼的湖面,心里回想着方才听到的故事。

    其中,她觉得最奇妙的部分是太乙真人以莲茎为骨、莲藕为肉,莲叶为胞衣,重造哪吒肉身,那这重生的哪吒三太子,还是原来的哪吒三太子吗?

    一行人进了阅江楼,登上楼阁看诗板,曲江诗板上的名家题诗不计其数,其中还有薛白及第后作的一首诗。

    “咦,这人字写得真好。”

    永儿才看到第二块诗板便发出了感慨,她虽是小婢女,其实也是个书法大家,很有鉴赏能力,轻声读道:“天静终南高,俯映江水明。有若蓬莱下,浅深见澄瀛……”

    薛白看了看署名,见是“储光羲”,知这是当今颇有名气的一个老学者诗人,不过,官位不如他高。

    一首首诗看过去,忽见一张诗板上贴着一幅画像,画上是个面容清癯的老者,仙风道骨的模样。

    “咦,这是谁?有点眼熟。”青岚不由问道。

    薛白看了一眼,没看到题跋,道:“都猜猜。”

    颜嫣一直在想着哪吒重塑肉身的故事,看了一眼画像,笑道:“这不正是太乙真人吗?”

    薛白被她逗得笑了笑,待再逛了一会,转出阁楼,他向阅江楼的小厮问道:“敢问阁上有幅画像,画的是谁?”

    “那是草圣张旭所画,画的是秘书监贺公知章。张公不曾题跋,说是,若题上几个字,旁人看得便不是画了。”

    只这一句话,已让薛白向往当年饮中八仙聚会时的风采。可惜他这辈子诗写得再好,大概也不能成为其中之一。

    颜嫣回头看了一眼阅江楼,心里不愿承认那画上是贺知章,她觉得更像太乙真人。

    出了阅江楼,薛白似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远远能看到几个身影犹跟着他们,定是跟踪他的眼线。

    他却已让杜妗安排好了。

    “走吧,我们去坐船。”

    乘上小船,船夫划着浆,小船悠悠晃晃,离开了岸边,成了曲江上的一粟。

    ***

    大慈恩寺。

    杨玉环登上雁塔。

    风从塔洞吹过,呼呼作响,拂动了她的青丝与彩袖,她眺望着西南边的曲江,眼中丝毫没有忧愁,反而是轻松与自在。

    像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儿家,终于能偷偷跑出家门,见识一眼广阔的天地。

    “娘子,我好了。”

    谢阿蛮从屏风后出来,已打扮成女尼模样,只是戴着帽子。

    杨玉环回头看了眼,抿嘴一笑,道:“好俊俏的和尚,敢问法师尊号?”

    “啊?”谢阿蛮愣了一下,应道:“贫僧……辩机。”

    因圣人更崇道教,她不知道什么高僧,最了解的就是辩机。

    “你可是个女尼,一天到晚不知是在想什么。”

    杨玉环笑骂了一句,亦到屏风后换了衣服,杨玉瑶今日原是男装打扮,此时则是换上她的衣服。

    但杨玉瑶到此时还不太明白,为何杨玉环与薛白见面,要如此费尽周章,掩人耳目?更稀奇的是,薛白遣青岚来一说,杨玉环就轻易答应了。

    不多时,明珠带着两个女尼出了雁塔,离开大慈恩寺,往青龙坊的净信尼寺。

    再从净信尼寺出来,杨玉环、谢阿蛮则已换成了一身襕袍。

    大唐女子为便利行事,常穿男装,但杨玉环上次这般外出游赏还是待字闺中之时,如今自由自在地走在长安城的寻常巷陌,竟有种看什么都稀奇之感。

    “那是什么?”

    “报亭,是卖报纸的,除了朝廷邸报,各种报纸都有呢。”

    “那个呢?”

    “冰糖葫芦,最初也是丰味楼开始卖的。”

    “那些人排着队买何物?可是甚美味珍馐?”

    “丰汇行,他们是在兑钱存钱呢。”

    “兑钱又是何物?”

    “……”

    说话间,她们进了开在青龙坊的丰味楼,才进门,便有小厮迎上来,接过明珠给的令牌看了一眼,带着她们走向后院。

    杨玉环一边走,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盯着大堂上的曲艺表演,那曲调奇奇怪怪的,在她听来略有些俗气,偏是能让人忍不住地在意。

    待走过长廊,离大堂远了,已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