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534节 (第2/2页)
罗凤称‘因虔陀谗构,令大唐与南诏互生猜忌,今吐蕃观衅于浪穹,傥若蚌鹤交守,恐为渔父所擒。伏乞居存见亡,在得思失,幸容改过自新’,朝廷命我等不可再妄议时政。” 这般内容,确让一些人感到了局面缓和。 原本的愤怒也就消散了大半。 “诸君!”薛白问道:“阁罗凤年逾四旬,其妻亦然。张虔陀奉圣命镇守一方,会为了与一四旬蛮蕃妇人私通,误家国大事吗?” “那是阁罗凤的妾室……” “若是妾室,张虔陀镇守姚州,又是如何见到阁罗凤之妾?除非阁罗凤故意献上去的。” 薛白说罢,驱马上前,抢过一张榜文,径直撕了。 “南诏早有反叛之意,哥奴亦知晓,故而命张虔陀筑城收质、缮甲练兵。然而,哥奴错估局势,致局势一发不可收拾。至此时节,犹将罪过推卸至为国尽忠而死的将领身上。” 他提高了些声音,问道:“你等若是张虔陀,是否会私通阁罗凤之妻?得此身后名,又是否寒心?” 人群中的回答稀稀疏疏的。 但已有人意识到,南诏王阁罗凤处心积虑叛造,那看似虔诚的请罪表下,藏的是一颗极狡猾又野心勃勃的心。 亦有人能从这一桩所谓的“私通案”看到这大唐盛世的当权者已开始愈发软弱了,他们真看不出阁罗凤的说辞不对吗?只是愿意给那小小的南诏王一个狡辩的机会。 第301章 献策 哥舒翰自正月回长安献捷,至今犹未返陇右,歇养了三个月,他身体倒是好了些。 三月初四,他在曹不遮的榻上醒来,想起一事,招过亲兵,吩咐午后在他的大宅里办一场家宴。 “阿布思被举荐为朔方节度副使了,我得置酒为他践行。” “喏!对了,将军,末将听说他不想去。” “由得你我说吗?”哥舒翰道,“这是长安。” “可听说是安禄山……” “去!回长安学会多嘴了。” 曹不遮从屏风后出来,讥道:“毕竟是大将军,有事还得回府上,总不能一直在外室的小破宅里待着。” 哥舒翰哈哈大笑道:“那怎么办?带你回去?我孙子年纪都比你大。” “呸,伱去死吧!” 此时,曹不正探头探脑过来,也不知如何称呼他姐姐这个姘头,遂直接道:“那位薛郎,又递了拜贴来。” “薛白回长安了?正好带他去了陇右。”哥舒翰挥手道,“回复他午后到我宅中赴宴罢了。” *** 中午,青岚帮薛白束好头发,随手喂给了他几颗樱桃。 “好了,不吃了,一会到哥舒翰家吃大鱼大肉,你自己好好吃午饭吧。” “我到虢国夫人府去吃。” 因薛白去海阳县赴任就没带青岚,她这一个月倒与杨玉瑶相处得更好了,她还与念奴学了唱歌,昨夜便给薛白唱了她新学的曲子,咿咿呀呀的,甚是好听。 喜滋滋地打扮好郎君,青岚才留意到他方才说要去哪里。 “郎君要见哥舒翰,可要借马车遮掩一番?” “不用了。”薛白道,“大势所趋,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回长安,第一个拜会的就是哥舒翰,因他认为哥舒翰是影响当下形势最为关键的人物。 出了门,带着刁氏兄弟策马向南走过长街,来往的行人中不时便有士人叉手向薛白行上一礼,口呼“薛御史”。 毕竟如今长安城最热闹的故事就是“薛御史上元节直谏犯龙颜,贬走潮阳;索斗鸡阻言路不知南诏反,西岳停封”,当然,这故事应该是张垍散播的。 总之,薛白声望确实是不一样了。 …… “哈哈,薛御史来了。” “哥舒将军,本以为待我走一趟岭南,将军已回陇右了,不想今日还能相见。” “那你可得感谢张垍,我听人说如今你是他手中一柄利剑。” “将军是听右相说的?”薛白问道。 哥舒翰笑骂了一声,懒得再与他说这些,领着他入堂,边走边道:“朝堂纷争我不管,你升官了,我可举荐你为节度判官,走吧,随我到陇右建功立业。” 他这宅子是圣人赏赐的,极为豪阔,金碧辉煌,光大堂就有普通人家整个宅院大,吃顿筵席没有十余个侍女服侍都忙不过来。但他长年在外打仗,几乎没怎么住过这里,绕过两道院门时差点迷了路。 哥舒翰没有与薛白说隐秘之事的打算,也不屏退左右,大咧咧地落座。 薛白却只想谈政事,才入座,便问道:“将军还留在长安,是因为吐蕃使节之事?” “此事与你无关,莫多问。” “将军要举荐我到陇右为判官,却不让我知晓吐蕃之事?”薛白莞尔道:“殊无诚意啊。” “好吧,你猜的不错,我留在长安正是为了与那些吐蕃使节接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