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523节 (第1/2页)
拈着信纸将它烧了,杜妗目露沉思。 她想到,薛白也许要阻止封禅西岳一事,好让李隆基到时更容易承认南诏之事。 *** 华山,镇岳宫。 镇岳宫是一座道观,名为“华岳观上院”,开元四年始建,世人因它建在华山之中,以“镇岳”相称。 宫观在玉女峰、莲花峰、落雁峰之间,倚山间峭壁而筑。 薛白与李白如今便借住于此。 这日下着小雨,薛白站在道观的屋檐下,俯瞰着雨中的关中大地,独自站了很久。 “下雨了。”李白提着酒壶走来。 “是啊,去岁春天没雨,夏秋时旱得厉害。”薛白道:“今年终于是初春小雨,好不容易有个过得去的年景。” 李白这才想起没问他的来历,随口道:“三郎当过官?” “没有太白兄的官大。” 李白仰天而笑,道:“我那官位不提也罢。” 薛白笑问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记梦诗,哈哈,我喜欢那个梦。” 因一句诗,李白来了兴致,也不管细雨蒙蒙,拾起树枝便在院中舞剑高歌。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白年逾五旬,难得的是身上依然有少年气,想哭便哭,想笑便笑,想做什么兴致一来就去做。 相比起来,薛白反而像是更沉郁的那个。 他原本是看向北方的,此时转过身看李白舞剑,目光便落在南面。 这里也能算是华山之巅了,西边是峭壁,南边的南峰则是华山最高处,天子要封禅的西岳祠就建在那里,连着祭祀的天台。 险峻无比的高山上,建起一座巍峨祠庙,极为壮观。工匠在雨天里也不停歇,吃力地搬着一块块巨石,堆垒着祭天坛,把当今圣人的功业堆向更高处。 李白却偏要在这壮观的帝王功业前面,舞他的剑,吟他寄情山水的诗,他写的是神游天上,实则世间万事东流水,最后笔锋一转,愤愤然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扫消沉之感。他做梦都想出仕实现抱负,也曾曲意迎合,最后却总是恢复他的风骨,昂扬振奋、潇洒出尘,气概不凡。 由此,西岳祠的轮廓、李白的剑舞,在薛白面前构成了一幅鲜见的画面。 薛白看到的是叛逆。 其实,他更叛逆…… 淋雨一时爽快,末了,还得自己打水、烧水,洗浴驱寒。 “这口井叫‘玉井’,颇有故事。” 李白摇动井轱辘,放下水桶,随口说到。 “什么意思?” 薛白常常不知李白说的哪件事是真的,因这位大诗人实在是太有想象力,意兴所至,随口就能描绘出又浪漫又新鲜的事物。 “且看,此楼名为‘玉井楼’,在井上筑楼,既为方便打水,也是为了不让雨水落入井中。” “为何?” “因玉井深达地底,水味甘醇,绝非雨水可比。”李白道:“玉井中可生千叶白莲,服之可羽化登仙。” 薛白不信,道:“太白兄又胡诌了,这可是华山,如何深达地底?” “华山又如何?”李白抚须而笑,道:“你来打水,我与你细说。” 也只有他,能让薛白做这些杂事,以往都是薛白给别人讲故事。 “我们登华山时,山脚有个女冠宫观,你可见了?” “是。” “有女冠始终盯着你看,你自是见了。”李白促狭道。 薛白道:“观主也盯着太白兄看。” 李白一生软饭吃得多了,习以为常,侃侃道:“那观名‘仙宫观’,也称‘仙姑观’,乃是金仙公主修真之地。” “金仙公主……” “玉真公主的姐姐,她们姐妹二人皆有道心,可惜,金仙公主在开元二十年已香消玉殒了。”李白道:“说她的故事,她曾经在此,对着玉井,以井水为镜,整理云鬓。” “太白兄欺我无知,女冠岂梳云鬓?”薛白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