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496节 (第2/2页)
真要做事,薛白找老师,其实比找杨国忠这个御史中丞要有用的多。 从察院出来,转到殿院都厅,只见几个身穿绿袍的官员正在说着话往外走,被簇拥在当中的正是颜真卿。 “老师。”薛白上前唤道。 “莫叫老师了。”颜真卿摆手道:“在御史台任事,你我只以同僚相处。” 他身边另一名御史却是打趣道:“莫唤老师,当呼‘丈人’。” 薛白被这般一说,有些不知所言。 颜真卿反而坦荡得多,道:“议公事,莫说家事。” 说罢,他招手让薛白也随他们一道,喃喃道:“过了年,也该给你起个字了。” “谢老师。” 薛白见老师与这些殿中侍御史们有事要商议,也不急着说自己的事,跟在他们后面。 一行人出了御史台,却是往西面的推事院找了个议事厅坐下。 “此处不怕罗希奭遣人来偷听了,颜御史可说了?” “好。” 颜真卿略略沉吟,开口道:“我方从陇右归来,留意到金吾将军李延业,私下宴请吐蕃人,且为了避京兆府与各坊盘查,他以宫中卤簿仪节接送对方。” “颜御史可有证据?” “尚未有,然我确定此事属实。” “李延业为天子近侍,为圣人所信重,与右相关系匪浅,此事我等务必想清楚。” “等不得。”颜真卿道,“李延业任金吾将军,管京师宿卫,此事不可轻忽,万一迟而生变。” 薛白目光看去,见这几人有的犹豫、有的坚决,他遂先开口道:“我随老师弹劾。” “好。” “我等一并弹劾李延业又有何惧?!” 他们做事爽快,议定之后大家便署了名,各自回去写奏折。 待众人退去,颜真卿捻须思考着这桩案子,眼神微有些忧虑,又迅速平静下去。 他转头看向薛白,道:“上任第一天便来找,有难事?” “倒不是难事,但确是有事想请老师帮忙。” 薛白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名单,道:“这是哥奴想要举荐补王鉷、王焊等人阙职的名单。想必其中有些人可以弹劾。” 颜真卿接过看着,道:“不仅有,还很多。比如他们想举荐为水陆转运使的宋浑。” 薛白道:“宋浑是名相之子。” 这说的是宰相宋璟,宋浑正是宋璟第四子。 “不错。”颜真卿微微皱眉,道:“我与宋家是世交,宋家唯独这宋浑不肖,饮酒嬉闹,嗜好娼妓,他与哥奴关系亲近,被哥奴举荐为平原太守,结果宋浑于任上贪婪成性,多征收百姓一年的人丁税。数月前才被告发过一次。” 薛白道:“我这里有一封信件,或可作为证据?” “何处得来?” “另一个不肖子给的。” “正好可打哥奴一个措手不及。”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迅速有了默契。 弹劾虽然不是太厉害的手段,但只要弹劾得又准又狠,自能让李林甫疲于应对,对右相府的声望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十一月初十,冬至。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去年更冷了些,但圣人也不得不到长安城南郊的圜丘祭天,这是唐高祖立下的定制。 祭天之后则是赐宴群臣,这是往日李隆基最喜欢的事,但今年也许是王鉷之死让他不太能大手大脚地挥霍,或是身体偶有不适,这场宴席没有太过盛大,每个赴宴的臣子赏赐了几双皮靴棉袜也就是了。 御宴后,则有三日休沐。 右相府早早就在筹备家宴,一家上百口人,自是热闹非凡。 李岫眼看都安排好了,遂使人去请李林甫入席。 忙完这些,李十一娘赶过来拉住他,笑道:“今年可不同了,却是由阿兄持家。” “莫说风凉话了,能帮衬我些便好。” “我还不够帮衬阿兄?对了,我夫婿迁官之事,阿兄可在办了?” 李岫前一刻还在对着旁人假笑,听到这句话脸色微微一变,低声道:“杨齐宣强抢民女,置外宅妇,被弹劾了,听说了吗?” “什么?” 李岫一愣,见李十一娘没有听说,抬抬手以示不和她聊,转身走开。 他表面上还在学着支撑这个家,心中却又有些隐隐的不安了。 转头看去,只见妻子从长廊那边走来,之后,他十三弟李崿走了过去,执礼唤了一声“阿嫂”,轻声说了几句话。 “听说阿嫂想让兄弟迁官……” 后面的李岫不太听得清,干脆大步走过去,等他到时,李崿已经走开了,他遂拉过妻子的手腕,问道:“十三与你说什么?” “讥讽你,连个官职都搞不定。” 卢氏声音很轻,脸上还带着体面的笑容,说罢,自往女眷那边去了,特意在李腾空身边坐下。 李腾空显然不喜欢这种场合,在一众姐妹姑嫂中显得格格不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