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473节 (第1/2页)
李隆基对王鉷的恩宠,是远超很多人的预想的。即使是李林甫,也未必能如王鉷那样为李隆基征收无数的私帑。这也是王准的底气所在,用弹弓射断一个驸马的玉簪算什么?对方捧杀又如何?以王家的圣眷,根本就无视任何攻讦的手段。 唯独有一个罪名。 “谋反。” 薛白心里早有答案,哪怕没得到确认,他还是笃定地吐出了这两个字。 “只能是谋反大罪,才能够撼动王鉷,才值得杨国忠如此算计,才有可能连我也一起除掉。” “啊?”杜五郎毫不惊讶,只有些无奈地嘀咕道:“这一年一年的,有太多人谋反了吧?” 说着,他弯着指头数,也不知在数什么,直到把十根手指头都数完。 薛白没说话,静静坐在那看着杜五郎手上的动作,像是在弹指之间看到了大唐王朝残酷而自私的权力斗争。 每一根手指弯下,就像一个身兼数镇节度或身兼数十官职的重臣倒下。 一会儿之后,杜五郎感受到气氛异常的安静,抬起头来,惊讶于他们都在看他数数,愕然道:“看我做什么?” “没什么。” “唉,杨国忠也进益了,能算计人了。那你既然看出来了,我们怎么办?” 薛白想了想,眼神忽然豁达了些,道:“我写封信,递给你二姐吧。” *** 几日过去,长寿坊的告示墙上还贴着海捕文书。 薛白每次路过都会看一眼,明知那海捕文书上画的是何人,但身为长安县尉的他却毫无表态。 他心里开始在奇怪一个问题,他都回长安好一阵子了,李林甫这次竟没有招他见面相谈,达成共识。 许是看杨国忠如此能干,已能布局陷害王鉷了,不屑于理会他了,或是将他当成一个死人了? 思忖着这些,薛白开始感受到长安城的权力斗争又在形成一场新的风暴,而他显然已经被裹挟在里面了。 “薛郎。” 尉廨前站着一个九品官员,一见到薛白就笑了出来,道:“下官已在此恭候薛郎多时,京尹想请你过去聊几句。” 薛白问道:“眼下这时候,京尹见我,妥当吗?” “见或不见,区别只怕不会太大。” “好。” 薛白确实也打算见一见王鉷,比起暗中相见,这种光明正大的公事相见反而更好些。 京兆府在光德坊,离得并不远,两人走路过去,路上,薛白问道:“我回长安,为何众人都称我为‘薛郎’而非‘薛县尉’?” “是觉得薛郎才干,不应只是县尉,想必很快也就要高升了。” “借你吉言。” 薛白以前是常来京兆府的,但过去多是被捉拿过来,以官员的身份来公办还是第一次。 短短三年多时间,京兆尹从韩朝宗、萧炅,换成了王鉷,这次来,能够感受到府衙的气氛比以往严肃得多。而王鉷只是兼任京兆尹,甚至不常来上衙。 官廨却布署得很奢华,连长廊上都铺着厚厚的地毯。 “京尹,薛郎到了。” 王鉷正负手站在窗前,转过身挥挥手,示意旁人退下,他要与薛白单独聊。 “手下人不会做事。” 开口说的第一件事,王鉷就指了指走廊上的地毯,道:“走路都没声音了,有人来偷听都发现不了。” 薛白道:“好在我与京尹也不是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王鉷平时很忙,说话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道:“你在偃师立了大功,查出了安禄山派高崇、高尚兄弟动摇东都,图谋不轨,可惜朝廷没有引起重视。” “不错,安禄山要造反,高氏兄弟罪证齐全,可圣人似乎不信?” “因为右相在庇护他,右相还指望着安禄山助他阻止太子登基,此事我愿在圣人面前举证,但需你配合,你可有胆量与安禄山为敌?” 薛白之前与王鉷打交道还是少,此时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眼。 王鉷在大唐官员里算是瘦的,那一身紫色官袍尺寸略大了些,披在他身上更衬得他瘦弱,相比于他的凶名,显然是见面不如闻名。 但这也许正是李林甫一直以来能容得下王鉷的原因,身材就没有宰相应有的高大威仪。 可王鉷的眼神却充满了真诚之感,很能打动人。 “你我联手,除掉安禄山,请李林甫罢相,往后我保你前程一帆风顺,如何?”见薛白不答,王鉷再次问道。 “我很想答应。”薛白道:“但前提是……王京尹能保得住自己吗?” “圣人信我。”王鉷板着脸道:“圣人对我的信任,你绝对可以放心。” “既如此,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