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467节 (第1/2页)
“韦会,正议大夫、茂王府司马,母定安公主。曾祖韦弘表,扬州大都督、魏国公;祖韦玄贞,太师、雍州牧、益州大都督、上洛郡王;父韦濯,卫尉少卿、驸马都尉……” 薛白端着烛火,俯身看向韦会的尸体。 他见过韦会。 那是在天宝六载,当时他与王忠嗣到教坊去选角,恰遇到王准在教坊寻欢,起了冲突,当时该是有个美貌张四娘让王忠嗣带走了,韦会因与张四娘有交情,与王准等人到御前状告他与王忠嗣。 薛白的印象其实已经不深了,努力地回忆着,最后想起来,那日从宫中出来,还看到了王准痛揍了韦会一顿。 王准也是一个近来处在风口浪尖的人物,薛白提前调回长安也与这场风浪有关。 回到眼前,韦会之死是因其人死性不改又招惹了乐工,自觉羞愧,上吊身亡吗? 薛白伸出手,用手指把韦会的眼皮挣开。 他看到了一个浑浊、黯淡的眼球,但其中似乎隐隐透着惊恐、愤怒…… 第274章 跋扈 天还未亮,晨鼓还未响,长安县令贾季邻与妻子田氏已经起身了。 夫妇二人拾掇妥当,先往家宅东院的小道观、南院的佛祠,之后是各路奇奇怪怪的神仙祠。 好在家宅够大,乃田氏的阿爷所留,田家是长安富商,只有一个独女,开元二十三年榜下捉婿,相中了状元贾季邻,到了如今夫妻俩富且贵,唯独烦恼没有一儿半女。 “求神仙保佑,使小妇诞下儿女。” 虔诚地跪拜许愿了之后,贾季邻趁着晨鼓便要出门。 田氏不由疑惑,问道:“阿郎今日怎不用早膳?” “新任的县尉薛白想必已到了。他到哪儿麻烦就到哪儿,岂还有心情用膳。” 贾季邻揪着胡须叹息了一声,出了门,策马往长寿坊西南隅,果然见县衙前停着许多奢华车马,以及等候在旁的青衣仆婢。 不等他下马,已有吏员们匆匆上前禀道:“县令,出大事了!昨夜魏帅头捕了正议大夫韦会入狱,结果夜里韦会就自尽身亡了……” 作为长安县令,这等破事贾季邻见得多了,不由自语着他的口头禅,喃喃道:“三生不幸,县令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他不由在想,自己上辈子许是真恶贯满盈,才会今生既无子嗣,还附郭京城。 “县令?” “薛郎在何处?我先见过他再谈。” 贾季邻是看着薛白成长为状元郎再到自己属下的,也不见外,想了想,指着县衙外的羊肉汤面摊子,又道:“我到老崇那吃些东西,让薛郎一道过来吧,忙了一夜了。” “县令,薛县尉不在县衙。” “去何处了?” “不知,昨夜很早就走了,说是困了,回家睡觉。” 贾季邻完全出乎意料,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抬起头看去,只见驸马王繇已经气冲冲地向他这边赶过来了。 *** 万年县,敦化坊。 颜宅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书香门第的岁月静好,薛白每次到老师家都很心安,像是天塌下来也有老师帮忙顶着。 “见过师娘,学生前日回长安,本该早来拜会的。” “莫说这些了,知你事忙,今日能来已是难得。”韦芸打量着薛白,道:“你在外面的事,我们也听闻了,地方上刀光剑影的……没事就好。” “想必是殷先生夸大其词了,没什么刀光剑影。” 薛白语态轻松,说话间打量了堂上一眼,没见到颜嫣。 他没给圣人带礼物,却给颜家人带了些小礼物,都是些运河上能买到的,丝绸、镜子、熏香、笔墨纸砚,不值钱的。 等把这些礼物一件件摆出来,依旧没见到颜嫣出来。唯独屏风被谁轻轻撞了一下,细响声起,微微晃动。 “有心了。”韦芸看过礼物,笑了笑,问道:“可还想与谁说说话?” “没有。”薛白下意识否认道,道:“哦,这趟过来,还想向师娘打听一下长安县令贾季邻。” “可是他与你为难了?” “并非如此,而是出了一桩案子……” 韦会之死是薛白回长安遇到的第一桩大案。纵观天宝八载末的朝堂之争,李林甫与王鉷争权夺势不休,这时候圣人外甥死了,若说只是巧合,薛白不信。 因此他昨夜没有留在县署追查,而是从局中跳出来,试图看清此事当中各人的立场。 “伱怀疑贾县令?”韦芸回忆着颜真卿过去偶与她聊到的一些话题,缓缓道:“他虽趋炎附势,但状元出身,真才实学是有的,人品也不算坏,但身在朝中,不得不依附右相。” “不知是依附李林甫还是王鉷?” “这些年朝中党争愈发激烈,王鉷主持御史台,兼任京兆尹,常使长安、万年两县拿人下狱,但他行事又多出自于李林甫授意,如今这两人闹翻了,还真不好说贾季邻依附于谁。” 天宝六载,薛白利用竹纸案,使李林甫女婿元捴被杖死、京兆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