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465节 (第1/3页)
“快请。” 很快,一个宦官到了右相府,在李林甫面前站定。 “圣人口谕,晋国公、右相、尚书左仆射李林甫接旨……哈哈,薛打牌既回了京,想必有许多趣事,明夜设宴花萼楼,十郎一道来吧。” “臣,遵旨。” 李林甫领了圣人口谕时是有些懵的,心想着自己莫非猜错了。 然而,当他琢磨着“薛打牌”这个称呼,很快便想明白了,薛白离京已有一年,足以让圣人消除怀疑与芥蒂。 更何况远香近臭,如今他与王鉷打得不可开交,如何比得上刚回来的薛打牌让圣人看得顺眼? 圣人还能对一个少年郎记仇记一年不成?至少暂时而言该是不会的。 如此看来,薛白远走一年还是走对了。 第273章 长安尉 为迎薛白,杨玉瑶早前在闺中准备了一些物件。 香炉里是添了依兰花粉的麝香,烛台上插着的是红色的喜烛……但其实都没用到。 唯有鹅梨帐中那柔软光滑的绢丝被褥被压得一片狼藉,被汗水洇湿。 薛白体贴地安慰了杨玉瑶一场,她大哭着在他怀中睡着,次日醒来,终是体谅了他的晚归,怨气消下去了一些。 “我的少年郎长成男儿大丈夫了。” 薛白才醒来,还有些迷糊,闻言有所感念,摸着她的头发,道:“往后我保护你。” 杨玉瑶哪要他的保护,笑了笑,将他的心意记着便是,嗔道:“回了长安舒服吗?偏你要待在小县城不回来。” 身下的床榻如同云朵,怀中美人如玉,薛白当然是舒服的,奈何心中藏着思虑,终究还是不能安心享受。 “阿兄的丧礼都办完了吗?” “送了殡,灵牌都寄在大慈恩寺了。”杨玉瑶叹息一声,“家中丁口寥寥,丧礼也简单。” 启了这个话题,她便说起杨国忠常常在她们姐妹面前提及“若薛白早归,阿兄就不会死”之类的。 “堂兄大概是对你有所埋怨,伱空了可与他解释清楚,消了芥蒂,他如今很受圣人信赖。” 薛白其实已打探到杨国忠近来的一些小动作,却没在杨玉瑶面前出言中伤,应道:“应该的……” 说话间,明珠敲了敲门,推门进来。 “昨夜没敢来打搅,但贵妃递了口谕来,邀瑶娘与薛郎到花萼楼赴宴,说是家宴,不必太拘束。” “看来,圣人与玉环还是念着你的,你可有给他们带了礼物?” 薛白是混官场的人,本该是八面玲珑才是,这次从地方上回来,却对御宴不感兴趣,礼物亦是没有准备,行李中只有偃师乡民送的一些小土产。 *** “铮——” 那是一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李隆基接过以后,随手一拨,发出了玉珠走盘般清脆圆润的声响。 他不由赞了一声好,转头看向杨国忠,笑道:“爱卿从何处得来的宝物?” “是臣特意命工匠制作的,费时整整两年,终于是造出了这把琵琶。所谓‘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故而臣以通体紫檀为材料;民间琵琶多用四弦,然圣人乃九五至尊,技艺高超,故而臣特制五弦;这十三朵六瓣小团花,花瓣由玳瑁镶嵌,花蕊则用琥珀填充……” 杨国忠起身,侃侃而谈介绍起他的礼物来,句句都彰显出他的忠诚与细心,说得李隆基龙颜大悦。 他不免有些得意,斜睨了薛白一眼,观察其反应。 薛白正端坐在小桌案的后面,面露肃容,也不知在想什么,像是根本没在听杨国忠说话。 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