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347节 (第2/2页)
唱得不好吗?你看得睡着了。” “回贵妃…… “叫阿姐’,养不熟的白眼狼。” 杨玉环心情好,抬手虚指了他一下,颇显亲昵。 “我在想,芙蓉池水景如画,若添一折白蛇与青蛇赤足戏水的情薛白话音未了,杨玉环掩着笑意,两步上前,裙下绣鞋一抬,轻轻踩了他一脚,教训了一句。 “谁与你胡闹?尽想些有的没的,讨打。” 说罢,趁一群宫娥还没来得及跟上戏台,她自转身走了。谢阿蛮则不甘示弱地瞪了薛白一眼,表示不会戏水给他看。 “贵妃赐下点心果子,再用心排两遍,马上可是七夕御前献演了。 说到果子,今年的荔枝也到了。 “咚、咚!” 鼓声忽然响起。 驻守在骊山西面的一名执戟郎站上一块大石,向西面望去。 他名叫刘展,身材高大,面带威仪,若非看他官阶,旁人只怕要以为他是中郎将。 此时极目所见,能看到华清宫外权贵别业相连,与渭水畔的昭应城对应……官道上尘烟滚滚,有一队快马正在疾奔而来。 而华清宫中,一道道宫门被依次打开,宫人们忙碌着奔向内殿,无比繁忙。 刘展知道那是皇帝为了讨好妃子,特意派人从五千里路途之外运送来了新鲜的荔枝。 观戏。 他遂微微冷笑,在心里骂了一句。 “昏君。” 刘展知道,待到七月七,昏君将会在入夜后到内宫墙外的芙蓉池戏台观戏…… 七月七,五行居木,冲马煞南。壬不汲水更难提防,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驻跸于华清宫,李隆基也不必过问朝中的勾心斗角,乐得自在,夜夜笙歌,日高不起。今日又是到午后才起。 榻上残留着些汗味,有些奇异,昨夜侍寝的美人已经离开了。 他倚坐了一会,吃了宫娥素手剥的荔枝,醒了神,之后方才起身,由着宫娥为他更衣。 “开宴。 “圣人制,开宴。” 有宦官小步快趋离开大殿,将圣人口谕传出,外宫门缓缓打开。随侍华清宫的公卿勋贵们则依次走向芙蓉池戏台,等候圣驾。 李隆基则是不慌不忙地登上御辇,出了御殿,从月华门离开禁内,再由望京门离开内宫,至芙蓉池戏台,登上看花台,接受群臣的叩拜。 今日,杨玉环没有随侍在他身边,而是准备登台献唱,但贵妃的座位却还是给她留着,没有让旁的妃子坐。 这是圣人的深情。 时近黄昏,戏却要在入夜以后才开唱,灯火才有气氛。此时先表演的是斗鸡,李隆基看了一会,本着与诸臣同乐的心思,押了贾昌胜。 管太府库藏的杨钊早有所准备,让人拿出一面扬州水心镜来。气氛当既热闹起来,官员们纷纷围上斗鸡场。 杨钊探头看着场上的斗鸡,正吆喝起哄,忽感身后有人轻唤了他两声。 “杨中丞。” 杨钊转头看去,只见是主持华清宫旁昊天观的道长叶法善,遂笑问道:“真人也想押宝? “回杨中丞话,今秦中、河内等地大旱,三月至六月未落雨…… “真人。”杨钊连忙打断道,笑道:“让我扫兴无妨,可莫扫了圣人的雅兴。 此事是不能提的,因圣人在长安时,已在兴庆宫龙堂祈雨,但并无反应,眼下也只有等。 叶法善道:“老道见圣人方才押出去的那面扬州水心镜背有盘龙,青莹耀日,势如生动。圣人若再以它求雨,必能诚动上苍。” “真人这是在逗……”杨钊正要反驳,忽然心念一动,随叶法善的目光向天上看了一眼,轻声问道:“真人会观天相?真能降雨? 叶法善抚须笑了笑,点了点头。 杨钊眼神一亮,不由问道:“道长可否再帮我算算前程?” “自然使得。”叶法善问了杨钊的八字,掐指一算,思量良久,喃喃道:“杨中丞……该改个名字才好。 “为何? “中丞名字带‘金刀’,早晚有大祸啊。”叶法善捻须淡淡说道。 杨钊当即惊叹,暗道自己竞从未想到这一点,不由将这老道奉为神人,打算明日就与圣人上书要改个名字。 天色渐暗,夜幕终于完全降下。 华清宫内外灯火通明,连芙蓉池上都点起了花灯。 乐曲声起,《白蛇传》要开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