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333节 (第1/2页)
长安城北贵南贱,昌乐坊住的都是贫苦之人,每年各地的流民若能到长安,常常会聚集在这附近,等着卖身为奴。 一间许多人分赁的宅院前,正有个衣着华贵者站在那,似在挑奴婢,一见年轻书生,便上前打了个招呼。 “敢问,可是叶平郎君?” “我不是甚郎君,你是谁?” “鄙人康乐,乃是长家康记商行的管事,我家阿郎读了郎君的诗,十分仰慕,想邀郎君到家中赴宴,不知可否? 喜欢我的诗?!”叶平大喜,笑容当即更为灿烂,眼神清澈,显得很单纯。 他还只是个没什么城府的年轻人……几日后便娶了康家那并不漂亮的女儿。 成婚当日,他喝醉了,却还是很高兴。 “谢丈人资助我参加秋闺贡试,我定勤学苦读,不负丈人厚望!” 除了感谢他的丈人,到了婚房,叶平首先把怀里的两份报纸放好,以免一会压坏他知道就是这两份不起眼的报纸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份让他立志,一份给了他一个苦苦追寻却不可得的展示才华的机会。 薛白知道,自己必然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一些原本会默默消亡,留不下任何名字的人,也许会因他的所作所为,命运被彻底颠覆。 他等在宫门外,等到王昌龄面圣之后出来。 “王大兄还去龙标吗?”薛白问道。 “不去了。”王昌龄道:“圣人要能再看到市井间好的诗句,也要看到我不知好歹的诗评……多谢薛郎了。 “希望我真的有帮到王大兄。 这句话有些不合礼数,薛白却说得很真诚。 他希望由此开始,王昌龄能免于原本的命运。 两人并肩往秘书省走去,谈论的多是关于邸报,关于文萃报。 “开宗明义,这两份报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为往圣继绝学,只希望刊报院不管往后它们落在何人的手里,都是如此。” “那这便是规矩了,刊报院的规矩。”王昌龄道:“也是我授官之日,该记下的规矩。” “希望如此吧。”薛白道:“我猜测,一旦刊报院成熟并从秘书省独立出来,左、右相争不到这个权力,圣人该会从宫中遣宦官操持此事。” “宦官?” 王昌龄抚须叹道:“一把年岁了,还要听命于宦官啊。” “王大兄到时再骂他便是。” “哈哈。” “待到那时,我大概也得迁官了。”薛白道。 王昌龄觉得刊报院不能少了薛白,却一句话都没有劝。 因他知道薛白还想要更远大的前途,一如他年轻之时,而二十年前他没能走通的路,他希望薛白能走通。 陈希烈没有让吏部再送注拟过来,而是把杜有邻递来的那张升王昌龄为著作郎、纂修使的注拟拿出来,盖上印章递还回去。 这是圣人的旨意,他也无可奈何。 “以索斗鸡的容人之量,只怕是要暴怒如雷了。” 心中这般想着,陈希烈本以为李林甫会给薛白一点厉害瞧瞧。没想到,等了多日,右相府竟是毫无动静。 对此,他十分不解,不由试探了达奚珣。 “左相,未免太低估了右相的心胸。” “是老夫以己度人了,只是觉得,薛白如此张狂。 “右相之所以让王昌龄迁官,因他不矜细行,不适合在江宁为县丞罢了。”达奚珣道:“但为著作郎,这是适合的。 陈希烈赞道:“右相真是公允啊。” 话虽如此,这一刻开始,他忽然没那么怕李林甫了。 当破家灭门的索斗鸡忽然大度起来,原本那骇人的威慑力顿消,给人一种“哥奴莫不是老了才开始心软”的感觉。 陈希烈再想到他与杨銛联合把持相权的传闻,看法就有些不同了。 当然,眼下他也只敢悄悄想一想而已,更重要的还是一点点掌握更多的权力。 见过达奚珣之后,陈希烈当即又去见了薛白,表明了亲近之意。 “此次《天宝文萃》刊了骂右相与左相的诗文。”薛白反而显得有些疏远,“确是我的疏忽。” “无妨,无妨,老夫岂会因此介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