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3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322节 (第1/2页)

    他父亲是京兆府三原县县丞,七品的官,供他读书科举略有些勉强,但好在他自幼聪慧擅写文章。

    此时客舍太吵,常衮根本没听到友人的呼喊,绕过正在听读邸报的一群人,径直向茶博士问道:“可有邸报?”

    “客官识字否?此为何字?”

    “瀛。”

    常衮手里还摸着一枚钱币,犹豫这价钱值不值,一份邸报已递到了他手里。

    先生帮忙念给不识字的人听吧,不要钱。

    “多谢。”

    常衮还没听到友人的呼喊,一边走一边捧着邸报看,差点在门槛处绊了一跤。

    街巷那边,有人正在追逐。

    “薛灵!别跑!”

    “捉住他!”

    几道身影倏地从常衮身边掠过,差点将他撞倒,他却是侧了个身,护着手里的邸报,站在街中间看着,直到街巷那边有一群人跑过。

    “这有个识字的!”接着便是几人围上来,其中一人道:“先生念一念吧,到处都在说这邸报,我们也想听一听。”

    “好。”常衮遂面无表情地念起来。

    头版念过,他心想,如此一来,明年春闱录取的进士名额该就更多了,自己也有希望一争。

    之后,他也不管旁人听懂没听懂,继续念第二版。

    东院书库这是最与他利益相关的,他正好是京兆府举子,可以免费借阅集注,或只花纸笔钱抄录,这能省下非常大一笔开支。

    他还看到边边角角的版面写了些秩事、农事。

    “沤肥之法?”

    常衮念过之后,回想了一遍,三原县的农户大部分是知晓怎么沤肥的,但往后若作为地方官,当知晓这些事,以便治理。

    这是他长年在他阿爷身边养成的习惯,因此更懂得在这邸报上刊印这些农事相关内容的意义,不识字的农夫未必能看到,但有人能看到……

    “刊报者是个能人。”他心想。

    剩下的就都是诗文了,正面的几首诗文都很好,副面的除了崔颢、陈希烈,旁人的赋诗水平都比不上他。

    整份报纸由此也就快看完了。

    常衮的目光一移,看向了最后的一段话。

    “邸报初刊,何以勉大唐男儿?”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常衮忽觉背脊一凉。

    他再回想这报上各个版面的内容,才想到自己节省下的花费实则是国库花了,编巨著、开书库、刊报纸,所为何事?

    抬头看去,只见酒楼茶肆间热闹非凡。

    但不知这长安城内,一时之间,有多少人与他一样,被这四句话所激励,或将影响到一生的志向?

    隐隐地,他能听到他们的呼喊。

    “功业!功业!我辈男儿当有更广阔的志气!

    “竟有这般的邸报,一生难忘。”

    常衮忽然想到什么,把手中的邸报翻回正面,往版头看去,再看向原本被他忽略掉的几个字。

    “薛白?”

    因印象太过深刻,这日,他记住了这份邸报,以及办报纸的人。

    第197章 家人

    玉真观。

    素手拨琴弦,泠泠三两声。

    小池边杨柳依依,李季兰搁下手中的笔,瞥了李腾空一眼,莲步轻移至琴台。

    李腾空看着纸上的词曲,随着那琴音唱起来。

    “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一世修来同船渡,百年修来……共枕眠。”

    唱到最后,歌声渐低,犹婉转起伏。

    恰此时,皎奴赶来禀道:“十七娘,十郎来了,让你到大堂相见。”

    李腾空遂匆匆走开,李季兰于是独自揣摩着方才的歌声,修改着唱词,偶尔抬起头看向天空。

    “眠儿,你说西湖是怎样的?我还未曾见过西湖呢。”

    “与曲江差不多吧。”眠儿正趴在案台上磨墨,似睡非睡,嘟囔着应道。”

    “不,薛郎说了,西湖有断桥残雪,有飞来峰灵隐寺,有孤山落梅。”

    “季兰子听他胡说,他才多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