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第2/2页)
送她过来,得先把孩子送婆婆家去看着。 随着话音,林宸将一瓶拧开盖的矿泉水递到林冬手边。抬眼看向贴心的后辈,林冬接过矿泉水瓶,温和道:谢谢,你也坐下歇会吧,昨儿一宿没睡。 事实上林宸这会是一点也不困,头回遇见如此惊险的一幕,小心脏到现在还嘭嘭的。跟着许杰可没这出,现在回想起来,貌似是被对方重点保护了,看来老爹的名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领导照顾,坏处是领导照顾过头了。 坐到林冬身侧的空椅子上,林宸仰头咕咚咕咚一口气灌完自己手里那瓶水,随后长释出口气:这下我爸再问我工作中遇到什么情况时,我可有的跟他吹了。 林冬淡笑不语,默默喝了口水。带少爷兵可以攒人情不必多言,但投资就有风险,万一遇到危险给人家孩子折那了,没法跟领导交代。如果是眼高手低的那种,他不担心,因为这号人遇到危险往往缩的最快,可林宸这孩子他看的出来,林宸有心超越父亲的成就,却不知道往哪使劲儿,毕竟干到林白河那份上基本就是天花板了。所以他才从前辈的角度出发,给对方指了条技术型的职业发展道路。未来一定是技术主导一切,别说未来,以前干刑警也不是光会分析案情会扑人就行,最起码得是个杂家,什么都得懂点。 像秦骁之所以深受吕文兵重用,是因为他遍学各地方言,对地方口音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古诗有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一个人就算改变外貌,但从小养成的口音很难改变,尤其是成年之后离开故土的,再过三四十年,说话还会带着家乡味。有些地方的口音比较接近,比如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或者像内蒙,西边说话像陕西,到东边就那嘎达了,可即便如此,不同区域的人即便口音相近,某些固定用词还是能凸显地方特色。 林冬听吕文兵讲过一事儿:秦骁去黑龙江追逃,中间带徒弟吃饭,点菜时老板儿子在一旁疯跑,突然啪叽摔了一跤,当场躺地上哇哇大哭,当爹的瞧见随口骂了句勾!;秦骁听到后问他你老家是郴州的吧?,却发现对方脸色突变,后面也遮遮掩掩不出后厨了;多年的追逃经验让他留了个心眼,吃完结账后顺走了老板写菜单时的笔,用提取到的指纹对比上了一个在逃二十余年的杀人犯。 想到秦骁,林冬拧紧瓶盖,拿出手机给对方发消息,问大狗的身份摸排进度。然而秦骁办差事不喜欢被人追着屁股后头问东问西,只简短的回了他【等我好消息】便不再搭理。个色人,林冬无奈而笑。想想被秦骁带着的那俩仔,不免为他们捏把汗。葛英雄给派来那俩孩子有热情有干劲儿,但看的出来,秦骁并不喜欢带这号除了一腔热血没啥经验的青瓜蛋子,美其名曰容易坏事。具体有没有被坏过事儿不得而知,林冬知道是,秦骁唯一的徒弟厉宁,是干了五年刑侦之后才调去的追逃处,而且之前还拿过个人二等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