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7章 你怎么不早说 (第1/2页)
文彦博与皇帝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什么结果了。 又过一日,大朝会。 天还没大亮,狄咏就爬起来了,早早到得左掖门来等着。 如今已然大不同,狄咏与曾公亮同站最前,两人还相互谦让了几番,最后让曾公亮站第一个。 前前后后,无数人上前来与狄咏道喜,虽然正式的诰命文书以及议事都还没有,但狄咏这宰相已经不必多言了。 无数的道喜,狄咏也一一会意,众多官员在这般场合,其实也不会做得格外过分,不会真出什么阿谀奉承的话语,都只是简单道喜而已。 倒是狄咏一旁的欧阳修,格外有意思,抱着笏板,仰着头,笑个不停,时不时看看狄咏,也时不时与来道喜的人说几句话。 当然,也还要勉励狄咏:“子道啊,如今你已不同以往,乃天下文臣魁首,要好好办差,不得有丝毫懈怠……万事啊,都要多多考量,也要与同僚多多商议,不能轻佻,更不得放浪……” 狄咏一个头两个头,但也点头如捣蒜,还得配合:“老师说得极是,恩相此言有礼,学生定当谨记在心……” 欧阳修身侧,还有文彦博,他心事重重,还在犹豫今天朝会,要不要当庭责问狄咏关于与辽国皇后通信的事情。 这事吧,还有点不保险,一个不慎,文彦博自己就要出个大丑,反倒成了笑柄,乃至得一个构陷忠良的罪名。 但文彦博又没有更好的办法,看着狄咏洋洋得意的样子,哪怕狄咏没有洋洋得意,那也是洋洋得意了,怎么看都难受。 甚至也有对比,本来狄咏没回来的时候,他文彦博是这朝堂的核心人物,至少文彦博自己是这么感受的。 偏偏如今狄咏一回来,这朝堂仿佛变了一般,所有人都去围着狄咏打转了。 他文彦博,好歹那也是十几年前就拜了相位的老相公,如今这些百官,那时候进士中没中都还不一定呢,在场之人哪个见他文老相公,不得是几十步外就开始谨小慎微地打量自己是不是穿戴整齐了? 他文彦博头上顶着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顶了十几年了,几起几落,这头衔也不曾去过。 狄咏连正式的诰命都还没到手! 文彦博想着想着,左掖门就开了。 头前两人,狄咏与曾公亮还互相作请。 “曾相公请!” “小狄相公请!” “还是曾相公先请,后生晚辈,岂敢造次?” 曾相公不好意思笑了笑,终究是先请了。 朝堂百官,列班站好。太后皇帝,一前一后坐定。 百官恭拜太后与皇帝圣安。 狄咏有一种感觉,觉得今天的空气都变好了,这垂拱大殿里,香香的,沁人心脾。 “臣有奏!”曾公亮拿着笏板躬身往前。 “请曾相公说来……”太后还用个请字。 “先帝陵寝早已开工,而今更是调集了四万余军汉,此事繁杂重大,当择一老成持重之人负责监造,也负责调度,还请太后与陛下定夺!”曾公亮说着。 太后闻言,鼻头就酸,眼泪就要落,连忙抬手遮一遮,才再开口:“嗯,此乃要事,不知诸位可有举荐?” 这举荐,其实没别人什么事,就不是小官能参与的,这是荣耀荣誉之事,人选就在前排那些人里,是他们去争夺的差事。 对的,这事是需要争夺的!谁争到了,建好下葬之后,就是大功一件,必得封赏无数。当然,其中也还涉及大量的利益,几百万贯的大工程,在哪个时代都涉及大量的利益。 欧阳修已经抬头左右去看……不为别的,就为报答先帝之恩,就为这份忠心,那也责无旁贷! 文彦博也抬头去看皇帝赵曙,兴许已然就是暗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