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5章 乡巴佬再进城 (第1/2页)
燕京城,檀州街,这是东西向的主干道。 敬客坊,等于是燕京城的一个大社区,吃喝玩乐颇多,所谓雅地也不少。 一路而来,狄咏发现了一个事情,问着身边导游小官:“缘何这燕京城,四处都是佛寺,道宫也是无数……” 小官答道:“陛下虔诚,特别是对于佛陀释家,那更是推崇无比……” 狄咏点着头,笑了笑…… 要说辽国灭亡,过着说辽国国运正式走向衰败,也就在耶律洪基这个皇帝手中了,虽然亡国在他下一任皇帝耶律延禧身上,但耶律洪基当皇帝的四十几年,才是辽国彻底腐朽的时期。 也就是说耶律洪基未来,还要当四十多年的皇帝。 这个道理,就好像明朝虽然亡于崇祯之手,但崇祯却并不能真正为明朝亡国负全责,更多是个背锅侠。 那小官还得意非常的与狄咏炫耀:“小狄相公兴许不知,就说燕京之内,寺庙至少有数十座,道宫道观也是颇多,加在一起,怎么也有一百多座……” 狄咏是真的震惊了,脸上写的就是惊讶。 那小官看得狄咏面色,自是荣耀不已……这叫什么?这叫作繁荣昌盛!意思就是,你宋的汴京,有这么昌盛吗?百姓日子有这么好吗?养得活这么多寺庙道观吗? 好家伙! 狄咏只有一个疑问,辽人怎么就不灭佛呢?不吃饭光吸血的和尚尼姑就这么好? 一百多座寺庙宫观里都是拿度牒的人,一座庙宇少说也有一二百人……这是多少人口,一两万人?燕京城多少人口? 这个时代的寺庙,本身就有极大的财产,敛财的手段也介绍过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寺庙,一定会藏污纳垢,度牒这玩意,是朝廷颁发的一种出家人的身份象征。 可别小看了这玩意,这是可以真正斩断因果,超脱世俗的东西。 讲一个水浒传的小故事就明白了,鲁达,也就是花和尚鲁智深,他杀了人,上了五台山当和尚了,拿到了买的度牒,他就可以摆脱之前犯过的罪,重新用一个新身份生活,本来到处通缉,有了度牒之后,就可以到处跑不怕通缉了。 宋,理论上对度牒管理极其严格,但操作上就不那么严格了,比如朝廷或者官府会把度牒拿来卖?就是没钱的时候,拿出来卖了换钱,比如苏轼在杭州修建苏堤,工程款差额一万多贯,苏轼筹款的办法就是卖度牒,不用卖多了,一百个度牒,就可以卖一万七千贯,让苏轼把苏堤修好了。 度牒还能干什么?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好处,免徭役,免赋税。 所以度牒才这么值钱。 辽宋在这方面,都是这么一回事了…… 所以,辽国佛、道如此之昌盛,狄咏岂能不震惊? 这大概也是所谓的皈依者狂热吧……一群人皈依了一个文明,所带来的那种狂热。狂热地信仰汉人的宗教,狂热习练汉人的文章书画音乐,狂热地把自己融入进去,把自己变成正统。 辽人的执念,可以理解,就像辽人为什么那么在意要与宋成为兄弟之国的原因。 “契丹”这个词,就是这么变成“中国”的意思。 老契丹,以后在旁边许多民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