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说尝新 (第1/2页)
在乡下住了四天,黄维新觉得这四天是他搬到市里去后最轻松的四天。 走的时候自然是有些不舍。 伺候了老爹四天他也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妈的不容易。 有时候都不敢相信,才出院时老妈是怎么伺候老爸的? 所以,他很感激杨智和叶家人。 “三妹,我在三中校等你哈,知道你要来婷婷肯定会很高兴。” “好的,小黄老师,我会加油。” 三妹之前还觉得自己离三中的门有点远。 经过大姐的鼓励成功的发表作文后信心十足。 正如大姐所说,世上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就容易些,但是没走过的路谁知道行不行? 只管去试试,试错的成本又不高。 她这一试,还试出了水花,接下的日子里,三妹不仅写作文还写杂志,甚至还写诗。 叶佳荣为了配合她的步伐,除了在收废站翻旧书回来外还给买了一批新杂志,什么《读者》《青年文摘》《红领巾》之类的,三妹属于广撒网重点培养,但凡看见杂志后面有投稿地址的都给搞去。 这一个月,她就投了十封信出去。 收回来的……咳,只有两封。 不过没关系,她最多就是损失了五毛钱的邮票和一毛钱的信封。 这点钱,大姐说是毛毛雨,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正常的开销是必须的。 放假的日常,三妹更多的时候是在看书,看杂志。 至于作业,她还没放在眼里。 这些东西在学校里抓紧一点时间就可以搞定。 学校可没有家里这么多书。 确切说来,叶家的大大小小孩子都在读书,老的钓鱼溜圈养身体。 大的搞生产建设小的读书,一片朝气。 日复一日的,就到了立秋打谷子了。 “你们尝新没?” 关大婶问李秀兰。 “以前我爹在的时候年年要兴,这几年忙起来什么都顾不上了。” 李秀兰笑了笑:“要不,今年也尝个新?” “尝一个嘛,大成说明天我们家尝新。” “那行,我们明天也尝新。” 叶佳荣听说尝新是一个仪式,她就很重视。 秀兰娘带着她和几个小的去田坎边勒了一斤左右的谷子回来。 “剥壳,明天蒸饭的时候单独蒸一团。” 第二天,托关大叔带了两斤肉,秀兰娘又让杨智杀了一只鸡。 “要先敬菩萨的,一个鸡一个刀头还要蒸茄子。” 叶佳荣要学,秀兰娘就一一教导。 “你爷爷说的,尝新要先敬天,是天老爷保佑风调雨顺才有我们的好收成。” 第二步再敬奉自己的祖先,告诉他们又一年丰收了,请他们尝新米。 然后再敬奉灶王、土地菩萨、坛神菩萨。 每一次祭拜的时候,叶泉水都会叫上小八和杨智,再着阿吉阿祥一次。 “看看,祭拜都是男人的事儿了。” 叶佳荣就想着老爷子还有的时候那年祭拜很冷清。 现在的场景老爷子泉下有知该是欣慰了吧。 到底如他所愿后继有人了。 “这是一个家族规矩的传承。” 高老爷子看着火光闪耀的场景又让他想起了当年的高家大院。 “那时候,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