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节 狗大户们 (第4/4页)
,居住在深山中,从不与外界打交道,但他家的地下,全是石油。 然而,他却并不能靠着这些石油填饱肚子,常常要挨饿。 但有一天,来自****的壕们来了。 一张支票甩在脸上,无数的零,让他脱贫奔小康。 现在,安东的这些部族与王国也是如此。 从前,完全跟杂草与石头没有太大区别的人参、珍珠,都成为了财富。 就是过去的奴隶,也变成了移动的财富。 在汉室的今天,奴隶的成本,已经高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地步。 一个男奴,最少需要两万钱。 而在安东,雇佣一个‘派遣奴工’,一年也不过几百钱。 不过是几石粟米的价格。 用几石粟米,换一个劳动力。 简直是太划算了! 在中国内地,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美事! 更别提,这些奴隶,从来不需要交算赋! 因为他们是派遣工…… 所以,在安东,现在不仅仅官府大量雇佣,就是私人,如护濊军的军属,还有各个屯垦团,也是纷纷雇佣起廉价的‘派遣奴工’。 而奴隶们却也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 虽然给汉朝爸爸做事,比较辛苦,比较累,还有危险。 但是能吃饱肚子啊! 所以,实际上,汉家在安东的统治,依靠的是生产力的先进和更加强大的体魄和消化能力制造出来的剪刀差。 就像那些皮毛东珠和美玉、人参。 在当地,除了皮毛可能还有点用,东珠和美玉还有人参,能有个什么用? 但,汉人一到,它们就变成了财富。 而且,汉室庞大的体魄和广阔的市场,足以消化掉对于当地人来说,根本卖不掉的东西。 而反过来,因为汉室的人力成本远远高于安东各部族的人力成本(对这些部族和王国来说,人力成本约等于0),所以,汉室的官府和私人都对各国奴隶,充满兴趣。 只要你肯买,我就一定肯卖。 而‘派遣制度’能规避掉沉重的算赋,更是让人欢喜不已。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地的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数了,并且能创造财富,生产粮食。 另外,淘金潮带来的人力资源和财富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室对安东地区的开发成本,并且进一步的提高了这些部族和王国对长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当地的爆发的财富和释放的资源,又进一步吸引了汉室商人前往。 这样,在安东都护府的核心地带,就形成了今天,刘彻所见的景象。 这些贵族,这些国王,几乎都是一夜暴富的。 他们的钱来的太容易,生活过的太安逸。 所以,自然,暴发户的气质,也是尽显无疑。 各种攀比和炫富,层出不穷。 他们甚至不把钱当钱看了。 讲道理的话,其实,无论是濊人、真番还是韩国。 都是汉朝养的猪。 刘彻想宰的话,随时可以宰。 将他们的财富和奴隶以及土地统统收归中央。 他们甚至可能无法反抗了你能指望现在在殿中这些大腹便便,穿金戴银,挥金如土的壕们再去打仗吗? 不可能了! 但…… 刘彻不想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 刘彻和汉室并不缺这几个钱,也不可能这么不讲吃相。 更何况…… “想从暴发户身上榨钱,还不简单?” “需要那么粗暴的办法吗?” 假如站着就能赚到钱,又何必去做恶人,平白坏了自己的信誉和名声? 这样想着,刘彻举起酒樽,对着坐在殿中左右的藩国国君和贵族大臣说道:“诸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之先,舜也,诸卿之先,或青阳,或金天,与朕之先,系出一源,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朕的宗室了!”(未完待续。)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