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三十五节 刺史之制(1) (第3/3页)
打死的嫌犯和百姓,过去四年里,多达千人! 这还只是地方官报告的。 没有报告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但这犯了刘彻的忌讳。 普通百姓,不过是无知或者说法盲,不小心犯法,你就把人给打死? 而这是刘彻所不能接受的。 一个成年的自耕农,每年,会给刘彻提供一百二十钱的人头税以及二三十钱的刍稿税。 除此之外,他还会服役,还会消费。 更别提,每一个成年男子,现在都是一个士兵。 就这么被你们打死? 刘彻肯定不干。 至于地方官们随意摊派和乱收税赋,由来久矣。 当初,刘彻还没即位的时候,河南郡不就因为被刘彻的使者发现了他们一年居然收四次算赋的情况而将刘彻使者灭口。 这还是河南郡! 大汉东都所在,向来直属中央治理的地方。 其他郡县,类似情况,恐怕只多不少。 若非如此,以最近三十年的刘氏天子规定的赋税负担,老百姓岂会破产那么快? 真当以为那些阡陌连野的大地主的土地真是自己勤劳致富,辛苦积攒的? 这个风气,刘彻不敢说杜绝。 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太过嚣张,太过明目张胆。 百姓的负担,能少一点,就是一点。 刘彻很清楚,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国家和法律是不行的。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官僚也是如此。 地主更是如此。 人的天性就是逐利的。 为了利益,这些家伙别说是盘剥百姓,对抗国家了。 卖国也能卖的飞起。 想要让这些家伙把爪子从农民,从贫民身上挪开。 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找到一个新的盘剥对象。 譬如工人和无产阶级…… 不然,这个国家与官僚和地方豪强的战争和针锋相对,就将永无止境。 彼此之间,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丈道高十丈! 没看到,就是后世,也要到了新世纪,才能杜绝农村的乱摊派和乱收税吗? 你以为是官僚们忽然有良心了? 呵呵。 其实是他们找到更好剥削的对象房奴。 泥腿子盘剥半天也才几百块,还要惹上一身骚。 卖地多快啊! 轻轻松松入账几千万几十亿。 宝马奔驰奥迪随便开,堂皇大气的大楼随便修。 所以,刘彻已经做好了,跟这些家伙长期拉锯的准备。 这也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这就像拔河比赛。 皇帝跟中央在这头,官僚地主权贵在那头,小民就是中间的那个红花。 皇帝用点力,小民的生活就舒服一点,官僚地主权贵们再加把劲,他们的生活又窘迫一些。 若是皇帝把绳子一松手,就像东汉和宋明那样。 结果当然是小民嚎啕痛哭,大量破产。 刘彻看着大臣们,继续说道:“四条:夫两千石及地方官,选任官员,私相授受,违规任用,胡乱提拔!” 这也是一个顽疾了,同样是无法杜绝的。 谁不玩裙带关系呢? 就是皇帝也玩! 所以,这个事情,也只能是能打击一点就打击一点,能限制一下就限制一下。 做了,永远比不做强! “五条:两千石及列侯子弟依仗权势,横行不法,鱼肉乡里!”刘彻将眼睛在在场的列侯大臣们身上一扫:“及私自受请,乱法度,坏律令者!” 讲道理的话,二代们靠着老爹和家族的权势给自己捞好处,这很正常。 有些家伙甚至因此混出了名声来了。 因为拿钱办事,童叟无欺,而被称颂。 譬如馆陶啊馆陶啊馆陶啊。 但这是刘彻所不能忍的。 权力和国家是朕的,你们居然侵朕之权? 想做咩? “六条:地方官阴结豪强,收受贿赂,妄议国政!” 阴结豪强,这是刘氏一直以来的打击对象,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这收受贿赂,妄议国政,则让群臣感觉有些菊花微恙。 谁又没有受过贿赂? 谁又没有私底下吐槽过国策呢?(未完待续。)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