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五节 授田 (第3/3页)
在一些安全隐患。 但此诏一下,整个齐鲁,无分阶级,除了那些倒霉蛋外,人人都会高喊‘天子万岁’,然后兴高采烈的排着队,等着分田地。 而诏命之中,那一句‘如高皇帝二年故事’,则堵死了其他齐鲁的士大夫官僚的不满和疑虑。 因为,这意味着,本次分田,虽然分的是地主官僚权贵们的土地,但实际上,大部分土地,最终还是会落到其他地主官僚权贵手上。 因为高皇帝二年,汉室执行了第一次授田。 那是一次完全依照秦律,按照爵位高低进行的授田。 自公士到列侯,人人按照规定,授予了符合其爵位的土地和宅基地。 现在,天子将齐鲁四王以及那些倒霉蛋的大部分的土地,拿出来,再次按照爵位高低授田。 会发生什么事情? 自然不言而喻。 这就好比: 假如你的邻居不幸被官府抓了,正常人当然会恐惧,担心官府也来抓做自己。 但倘若回头官府把邻居的家宅土地,送了你手里,你还会害怕?还会不满?还会疑虑吗? 当然不会,必然是弹冠相庆,恨不得天子多抓就几个邻居。 而依照汉家授田的标准和规格。 每一级爵位之间的授田数量,都是天差地别。 级别越高授田数量越多。 而且,更严重的是,按照汉律规定:受田宅,予人卖宅,不得更受。 换句话说,就是假如你曾经得到过授田,但你自己卖掉了,下次授田,不会有你的份哪怕你已经无立锥之地。 反之,假如某人名下田宅数百顷,但他从未授田,那下次授田,他依旧可以去领取符合他爵位和身份的田宅土地。 自然,爵位高的人,肯定比爵位低的人在这次授田中占得便宜更多。 自太宗以来,授田制度已经形同废止。 大量的新兴地主和士大夫,几乎从未得到过授田。 所以,天子这是等于将一大块肥肉,塞到了这些家伙嘴里。 只要轻轻吞咽,就能吞进肚子里。 如此一来,这些家伙自然就会成为当今天子的拥泵。 毕竟,主义再大,大不过土地,理想再强强不过利益。 而那些倒霉蛋,那些被处死和下狱、流放的地主士大夫和贵族,却连哭都没有地方哭。 甚至,不会有人听他们哭诉。 更可能连个同情的人也没有要是同情他们,岂非是要把到手的土地往外推? 就是齐鲁的士大夫地主们同意,老百姓们也不会同意! 这样想着,汲黯的心里,就有些发苦。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今天天子能用这个手段对付齐鲁的士大夫贵族。 明天难保不会换个名目,拿来对付燕赵卫梁的士大夫贵族。 只是,他还能怎么办? 齐鲁的那些士大夫贵族,可不仅仅只是鱼肉乡里,横霸地方那么简单。 作为尚书令,汲黯知道,他们真正获罪和该死的原因在于:他们居然企图串联,营造声势,怂恿天子封禅,而且居然还敢插手皇室内部的政治倾轧。 所以,他们非死不可!不死不行! 真要是只是鱼肉乡里那么简单。 需要出动执金吾和廷尉吗? 派个郡守,甚至一个县令,就足够杀的他们哭爹喊娘,朝廷还不用背负任何负担了。 所以,汲黯只好恭身道:“诺,臣者就去拟诏!” “尚书令是觉得朕太残酷,太不近人情了吗?”刘彻却没有让他立刻去执行命令,说道:“朕非嗜杀之君,也非那种不知人情世故之君!”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刘彻背过身子,长笑而去。 不需要解释太多了。 只要将讯息传递出去就好了。 让其他地方的地主和士大夫们知道:不是朕太心狠手辣,实在是齐鲁的渣渣们作死! 这样,其他人应该就能理解了。 当然,他们不理解也可以。 反正,历史上小猪玩告缗,几乎玩死了天下百分之九十的地主豪强和士大夫,也没见他们敢有那个跳出来作乱的。 手握枪杆子的刘彻,自然也是无所畏惧。 不服? 用拳头来讲道理吧!(未完待续。)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