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九节 构想 (第1/3页)
朱红色的宫门缓缓打开。 在两个侍从官的带领下,楼烦王战战兢兢的越过台阶,步入大殿之中,然后,他可能是因为过于紧张的缘故,没有依照侍从们的提醒,而是自作主张,在进入大殿之后,立刻就跪到地上,拜道:“北狄酋长顿首百拜,恭问陛下圣安……” 刘彻端坐在高高的御座这上,居高临下,注视着这个一进门就紧张的连规矩都忘了,直接在台阶门口就叩首的楼烦王。 刘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实在是,这楼烦王的表现,看似可笑。 但实则,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这样表现的呢? 别以为蛮子夷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前有冒顿、老上,让汉家三代天子吃瘪。 后有尹稚斜、乌维,能在亡国的浪潮中,力挽狂澜,为匈奴续命。 便是后世历史上,草原上的雄主、忍者,更是层不出穷。 尤其是哪个毁灭和断送大唐盛世的安禄山,更是让刘彻记忆犹新。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所以,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刘彻站起身来,提着那柄天子剑,额前的琉珠哗啦哗啦的响起来。 “楼烦王,既臣于朕,可称臣!”刘彻说道:“来人,为楼烦王赐座!” “诺!”大鸿胪公孙昆邪恭身一拜,然后就命人取来坐席,将楼烦王请到殿中左侧,跪坐下来。 趁着这个机会,公孙昆邪悄悄的对楼烦王道:“王既已朝天子,还不立刻献上忠心?” 楼烦王一愣,马上就醒悟了过来,连忙取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王印、鸣镝和马鞭,双手呈着这些东西,跪倒殿中,拜道:“臣本蛮夷之人,幸陛下不弃,收为臣妾,愿献楼烦王王印、鸣镝、马鞭,以楼烦上下九千七百余骑,尽为陛下鹰犬,爪牙……” 刘彻点点头,让宦官手下楼烦王所献的东西。 这当然是必然的程序。 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这楼烦王,从前受命匈奴单于,成为楼烦的首领。 他的王印、鸣镝和马鞭,都是匈奴单于所赐。 如今,他归降汉室,怎么可以继续用这些匈奴所赐的东西? 当然是要刘彻重新赐他一套权力的器物,以此作为楼烦部族,彻底成为汉家鹰犬的标志。 “卿既降朕,朕便命卿为楼烦候!”刘彻说道:“赐食邑两千一百户,所部骑兵,编为折冲军,朕以卿为折冲都尉,依旧总统全军上下,做朕羽翼……” 楼烦王闻言大喜,立刻拜道:“臣必万死以谢陛下!” 他心里其实早已经有所准备了。 刘氏天子不可能依旧让他保留王号。 能给一个列侯之爵,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不敢奢求更多! 这中国天子,依旧让他统帅所部骑兵,这就是真正的意外之喜了。 他本以为,自己的部曲,就算能保留,估计也会被分散,能统帅个两三千人就不错了。 能成想,自己能继续统帅所部骑兵? 不止是中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 草原部族更加清楚,马背上出主人的道理。 骑兵,才是一切的根本。 刘彻却是在心里冷笑一声。 本来,刘彻是想过拆散楼烦人,将他们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列侯部曲。 这也是武帝的成功经验。 历史上,武帝就是通过将归降的匈奴部族,分成好几个大小不一的列侯统帅。 一方面,让他们无法抱团,力量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则能充分发挥这些降人的积极性。 想想看,一些以前只是个左大都尉或者当户、骨都侯一类的贵族,一下子,就从自己的前主人那里分走了许多部曲,成为与自己的主子一般的汉室列侯。 那他们肯定不会去听自己的前主子的话了。 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寄人篱下的。 只要有机会,谁不想当大佬? 这也是当年刘邦的故技了刘邦就是靠着这一招立小弟跟大佬争权,将秦末义军里庞大的越人义军势力给拆成了零件。 曾经庞大的越人势力,土崩瓦解,变成了四个互相敌对的王国。 更因此使得越人失去了共主,变成了无头苍蝇。 但刘彻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