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六节 抚恤(1) (第1/3页)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封赏之后,当然是抚恤。 抚恤孤寡,赈济和存问忠臣。 这是刘氏政权,在吸取了秦亡教训后发展出来的统治手段。 每年派人慰问和犒劳那些孤儿寡母,成本不高,但效果非常拔群。 很轻松就能收割大批的民众身心。 刘彻即位后,更是进一步的强化了这整个抚恤体系。 所有因公殉职和殉国的士卒、军官、官吏甚至百姓的未成年孤儿,全部都由国家抚养。 刘彻在上林苑,收养了总数多达三千的孤儿。 而此次马邑大战,汉军的损失,虽然相较战前的预估,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单单是军队的战死者,就已经有两三千人之多! 汉军在马邑城外的十几个哨卡和作为预警的烽燧台的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至少有七百人,在马邑会战开始前,就已经死于匈奴马蹄之下。 另外,马邑城外的汉室村寨的平民死难者人数,也根本无法估计。 战前,汉家在马邑之外的两百多里的国土上,有着十几个村寨,将近两三千的居民。 另外,为了给马邑预警,汉家还在马邑之外的旷野上,安置了两个小型游牧部族,大抵也有个千人左右。m.zwWX.ORg 但,在匈奴人入侵后,能撤到马邑城里的百姓总数不超过千人。 虽然,马邑之战结束后。汉军从马邑周围的山谷和山陵中,寻找到了数百避难的难民。 而且,未来。还会不断的发现避入山谷和山陵,躲避战乱的百姓。 然而。依然有大批的平民,惨死在匈奴入侵的过程中。 战死的军人与遇难平民,两者相加,此次马邑之战,汉室可能要损失四千人以上。 这将制造无数个战争孤儿。 刘彻自己内心也是很内疚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孤儿,起码有一半,原本不用成为孤儿。 若刘彻能在战前就下令疏散。马邑城外百分之八十的死难者,将能安全的撤退到马邑城。 但代价却可能是,匈奴人立刻远遁。 这其中的取舍与抉择,只能说是见仁见智。 反正,刘彻现在是很内疚的。 但对皇帝来说,个人的情感什么的,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皇帝以天下为棋盘,国家做棋子。 动辄之间,就可能干系上百万,甚至千万人的生活。乃至于可能决定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进程。 这要求,皇帝必须铁石心肠,冷血无情。 所有个人情感太过丰富的皇帝。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而且更可悲的是,不仅仅他自己没有好下场,他的国家,他的家族,他所爱的女人,也都没有好下场。 最典型的就是李煜。 历史告诉刘彻,皇帝的无情,其实就是最大的有情。 所以,做有情君王容易。无情帝王困难。 三世为人后,见过了无数的血的例子和教训。并且在皇帝位子上锻炼和磨砺了四年后,刘彻已经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 就像他对袁盎。对窦婴。 看似无情,实则是对他们最好的维护。 否则,若是一时心软。 不仅仅袁盎、窦婴都要没有好下场。 受他们的牵连,他们的家族和门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国家和民族,更是要首创严重。 而现在,无论是袁盎还是窦婴,都已经不太可能再跟刘彻的前世那样,重蹈他们的悲剧命运了。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站起身来,他的心里的内疚感,全部飞去爪洼国。 “马邑之战,我军固然大获全胜,但战死之忠臣义士,无辜遇难之百姓士民,数以千计,朕哀忠臣义士之遗孤或匮于衣食,伤无辜士民之后代或离于寒暑,甚悯憨之!”刘彻面露伤感的对着群臣说道。 今天是大朝议。 所有在长安的列侯贵族外戚大臣,千石以上的各级主管官员,全部都聚集在一起。 这也是汉室一年之中少有的能将所有部门和全部列侯贵族外戚,聚集在一起的机会。 刘彻的视线,扫过那一位位大名鼎鼎的列侯,一个个天下知名的博学之士,一尊尊富可敌国的外戚大臣。 心里面,却是有着恨铁不成钢的不满和愤怒。 他这个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