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二节 影响(2) (第3/3页)
自己学派的某些理念和观点。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样的宣传,固然能让汉室获得军民百姓的认可和拥戴,但也给了其他敌人可趁之机。 就像现在,呼衍当涂,笑着对汉使说道:“哎呀,那请使者回去转告贵国皇帝:我主大单于以汉匈友好为念,愿以历年以来,自贵国所劫之数万人口,换取贵国释放,在马邑城下俘虏的我国士兵……” 汉使顿时就愣住了。 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他只是一个使者,身负的使命,也只是来制止匈奴人杀戮东胡王卢它之的残部。 他并未得到更进一步的授权。 但这个问题,他却必须回答。 不然,回去后,他就可能被无数同袍和父老鄙视。 想想看,过去五十几年的汉匈混战,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昆仲姊妹,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叔伯。 今天,当匈奴人提出用这些人来交换在马邑被俘的战俘。 使者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 但他很清楚,云中军民的态度:一定要救回来! 他们在外面吃的苦,太多太多了。 以前,国家羸弱,使得他们被匈奴人劫掠而去,远离故乡,许多人甚至到死也不能回归故里。 如今,国家强盛了,怎么可以继续让他们流落在夷狄腥膻之地,备受折磨和欺压?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呼衍当涂道:“左大将,鄙人虽未获得授权,但鄙人以自己的性命,对左大将保证:请贵主大单于,妥善照顾和保护所有我国百姓,我主圣天子,必然会感激不尽……” 呼衍当涂闻言呵呵的笑了起来。 “汉朝人啊,也并非是全无弱点嘛……”他的心里的阴霾终于消散。 对匈奴人来说,现在最可怕的事情是:汉朝人冷酷无情的拒绝这个提议。 到那个时候,匈奴帝国就没有任何筹码了。 现在,呼衍当涂觉得自己可以对单于回报这个喜讯了。 过去几十年,被劫掠到草原上的汉朝军民,数都数不清楚。 这几十年下来,有着汉朝血统的奴隶,更是不可计数。 这些人的人数,少说也有几十万。 有着这些筹码在手,汉朝,就要投鼠忌器。 至少,在表面上要做到投鼠忌器。 这就给了大匈奴机会了! “有了这些人在手上,大匈奴就可以放心西进了……”呼衍当涂在心里愉快的想道。 原因很简单,只要匈奴方面做出愿意归还和送还这些汉朝人和他们的后代的态度。 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那么,清点这些人的来历,登记和辨别,以及移交,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没有三五年,甚至十年,这个工作不可能完成。 而在没有完成交接之前,汉朝皇帝但凡要点脸面,就不可能出塞与匈奴作战,更不可能侵袭匈奴的幕南地区。 这样,匈奴主力就可以放心西进。 通过对西方辽阔世界的征服和掠夺,重新团结和稳固匈奴帝国的霸权。 只要能带着部族抢掠到人口和财富,其他部族就不会有异心。 而借着西征,匈奴帝国不仅仅可以重新强盛起来,还可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将来,真的打不赢汉朝,还有西方的新世界可以转移。 汉朝人有本事,远征几万里甚至十几万里吗? 呼衍当涂觉得这不太可能。 而且更关键的是,西征还可以强化幼主于单的地位。 对如今的匈奴来说,向西征服,确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 内部不稳?西征,只要胜利,就能抢回财富和人口,稳定国内部族,安抚内部的山头。 于单地位受挑衅?西征!到时候将西方征服的土地和人口,划归给于单,那样,于单的地位就稳固了。 乃至于单于神圣性受质疑,也能通过西征解决。 只要胜利,抢的财富和人口,那单于就是神圣的。 有了这么多好处,单于庭当然已经是下定了西征的决心! 若不是还有汉朝威胁,恐怕此刻,单于大纛以及到了西域。(未完待续。)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