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节 武夫当国(3) (第1/3页)
乘着撵车,刘彻率领群臣,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驶出北门的城门。 顿时,整个北阙内外,立刻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陛下万岁!大汉万胜!” 归来的汉军将佐士卒,更是激动不已的挺直了自己的胸膛,以右手击胸,对自己的君王,致以最高等级的军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站在撵车之上,手持着天子剑,对着自己的军队,挥手致意,这立刻就引发了更狂热的欢呼之声。 撵车缓缓驶到御道中央。 刘彻抬头,看向列队肃立在他眼前的这些好男儿。 这些年轻的军人眼中,全都闪烁着狂热的崇拜和敬仰。 马邑之战,不仅仅是扬眉吐气的一战,更是造神之战。 此战结束后,刘彻已然高举神座,正式封神了。 皇帝的影响,随着胜利,渗透到大汉帝国的每一个阶级之中,他的故事,被人反复传颂、加工。 至于军队…… 只能说,马邑之战后,枪杆子真正的被他牢牢控制在手。 现在,刘彻已经可以坦然而自豪的告诉天下:朕既国家! 看着这一张张充满了兴奋和激动的年轻脸庞,刘彻抽出自己手里的天子剑,将它驻在自己的脚边,然后,刘彻看着这些军官士卒,缓缓的压了压手。 整个北阙内外,瞬间鸦雀无声。 士民贵戚,纷纷跪下来,聆听自己君王的训诫。 “朕受命于天……”刘彻看着整个世界,缓缓的说道:“天命朕为天下民父母,无论是谁,有敢伤朕子民,侵朕国土者……”他拔剑前指:“虽远在天涯海角,朕亦必遣大将诛之!” 在三年前,刘彻发布甲子诏时。这些话,对周边王国来说,可以说是软绵绵的,没有任何说服力。 卫家甚至还敢顶风作案。刺杀辽东郡北部都尉。 至于匈奴人? 甚至可能是将它看成是汉朝小皇帝中二病发作了。 旁的不说,在当时的匈奴人看来,就算他们南下,侵夺汉朝的土地,杀掠汉朝的百姓。烧毁汉朝的村庄和城市。 汉朝又能将他们怎么样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诏命的可靠性和神圣性以及真实性,一点点的被事实证明。 卫家现在,已经死无全尸。 朝鲜王国,成为汉家疆土。 然后是鲜卑王,不过是杀了几个依附汉室的濊人,就被汉家天子,逼着匈奴人杀了鲜卑王,以其首级作为赔罪。 再然后是不久前几个齐鲁商人,惨死边境榷市。 在震怒的天子面前。南越王,终于不得不低下他的头颅,亲自来到长安,上图册符印,臣服中国。 而在今天,从灞桥门,直至未央宫北阙。 铺满了整个长安城的御道的那一面面匈奴战旗,足以向天下证明:这位天子,说话算话,而且。一定会兑现! 甲子诏命,在今天,因此成为了真理,成为了普世价值。 从今以后。无论是谁,想要侵害中国百姓,都要掂量掂量,因此而来的后果。 连匈奴人都败了,右贤王和折兰王的脑袋,成为了汉家的战利品。 在场的百姓。心里都是生出一股无比自豪和无比骄傲的情绪。 后世的网络上,曾经有个谣言,说是米帝护照上,有一行文字:无论你走到哪里,美国政府和军队都会永远予以你支持的。 如今,这个谣言在西元前的汉室,成为了现实。 谁若是想要试试,甲子诏命的成色。 那么,他就要先看看,因此而死的那些人的下场。 从今天起,哪怕是数万里外的国家,都将要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国家,它的名字叫汉朝,它是的人民,自称诸夏,来自中国。 这些人和他们背后的国家,惹不起! “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的百姓大臣,全部俯首而拜,诚心诚意的道:“是彝是训,于帝其训,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这是如今天下士民耳熟能详的《洪范》中节选出来的。 夹在这些话中的是洪范之中最著名的名言: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百姓臣民,用最淳朴和简单的语言,对刘彻表达他们的孺沐之心。 就是鲁儒派的几位大儒,在这样的气氛中,也都全心全意的膜拜在地。 无论是庶民还是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