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八节 国葬(2) (第3/3页)
” 刘彻提高声调:“以朕看来,诸夏是皮,天下是皮,祖宗社稷是皮,与之相比,哪怕是朕,亦是轻如鸿毛,不值一提!” 说到这里,老刘家的祖传绝技,装逼神功十八层buff全部加满。 而且,这个逼也就有且只要刘氏天子能装。 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开这个口子。 没见到孟子的地位,都因为一句‘民为重,君为轻’被人直接贬到了比儒家诸子中的最低一级,甚至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上,不得翻身吗? 这个话题,确实有些敏感。 但老刘家从来不怕挑战敏感和禁忌,甚至从来就不惮于公开发声,阐述自己的想法。 这是从刘邦开始,就立下的传统。 当年刘邦在渭南的雍县,生生的再造一位黑帝,就已经让天下人领略到了,老刘家的流氓本性。 到太宗时期,更是打破常规,公开宣告天下:天下治乱,在朕一人,进而命令百官勋贵,从今以后,对天祷告和祈福,先为百姓祈福,而不用再为君王祈福。 遗诏中更明确说道:且朕即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 而这一切,非但没有减少他的权柄。 反而将他的威权和权柄,推升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哪怕是现在的刘彻,在民间的风评和拥护程度,也不及这位天子。 至今,关中百姓,依然将这位天子视为‘圣人’,圣人可比神明什么的在中国的位置重要的多了。 神明什么的,假如不能庇佑大家,显示威能,那就不会有祭祀,迟早要完蛋。 但圣人,却是言出法随,天下景从的完美存在。 是远超神明的至高象征。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后世的****的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着太祖的画像,甚至很多家庭将太祖的画像,挂在祖宗神明的神主牌下,一共供奉祭祀。 广大司机同志,更是人人常备太祖挂坠,以太祖之威,镇压自己身上的一切灾厄。 此时的汉室,太宗的地位,大抵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在关中,哪怕只是一个从来不识字,也没进过城市的老农,也是逢年过节,必向霸陵方向跪拜叩首。 霸陵山川草木,更是无人敢冒犯。 这让刘彻看了,眼热的很,心里面其实嫉妒的要命。 如今,学一学自家祖父,将天下苍生以及社稷万民放到自己的头上,认为天下与社稷比自己这个皇帝还要重要。 想来,没有那个渣渣敢跳起来拍他。 也不会有人拍他。 讲道理的话,孟子的学说和思想,其实是儒家思想中,最照顾贵族士绅的了。 所谓,民为重,君为轻。 这个民指的是谁? 哪怕再过两千年,中国的官僚和资本家们,恐怕也是拍着胸膛说:当然是我了。 ****什么的,要是听话,那就勉强让你当个荣誉人民好了。 嗯,只有鼓掌权,没有投票权的那种。 但在刘彻看来,这也是个重大的进步。 在皇帝都承认,天下和社稷比自己重要后,那个渣渣再敢跳起来说家在国前。 一万个御用大喷子已经就位,保证喷他个半身不遂! 但,刘彻明白,这只是刚刚踏出第一步。 想要消除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家比国优先,先想家,后想国,以先有国,后有家,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家族利益的思想取代。 这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好在,在这个事情上面,刘彻有一大帮的帮手。 尤其是整个儒家的嘴炮群体,都会帮他鼓吹和完善理论系统。 而且,雒阳的那个重民派,布局也有两三年了,差不多也能为他提供些摇旗呐喊的气力。 “是以,朕乃以国葬之礼,嘉赏故秦征越将佐,乃在于明告天下:朕崇先王之治而嘉诸夏功臣,无论是谁,凡有能为诸夏立功者,朕,不吝厚赏重封!”刘彻清声说道。(未完待续。) ps:今天休息一天,最近感觉好累好累,后脑勺跟颈椎也确实负担到了一个极限了~ 所以,跟诸位申请休息一下,顺便在外面玩了玩,锻炼了一下~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