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六节 乌恒与鲜卑(1) (第4/4页)
鲜卑人来了”野力之很谨慎的说道:“快去告诉其他人,准备战斗,我们的猎犬闻到了鲜卑猎手的气味,这绝不会有错的!” “鲜卑人?”张未央闻言,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作为一个汉人,张未央有足够自信。 去年,鲜卑人不过偷袭杀死了几个濊人,他们的王的脑袋,就被送来新化,现在都还摆在沧海君的客厅里。 就这样的小族寡民,还能怎么样? 他们难道有胆子袭击和阻拦身负天子使命的大汉使团? 但,野力之的下句话,却让张未央立刻警觉起来。 “鲜卑有很多野人部族,这些野人部族里,有一些是猎头族,他们会像狩猎野兽一样,狩猎不是鲜卑人的其他人类!”野力之郑重的说道:“尤其是在这样的冬天,他们很难猎获猎物,就会以人为食物!” 张未央不敢怠慢,马上就将这个情况反应到了徐坚那里。 徐坚听了后,立刻就下令,武装起来,但却也没有怎么害怕。 使团里足足有着十几个受过军事训练的士卒,另外还有十几个濊人,还带来了弓弩,遇到一般的小部族,根本不用害怕,碾过去就是了。 但是,徐坚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 远方的山峦上,出现了人影。 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十个二十个,而是数以百计,密密麻麻,乘着雪橇车,呼啸而来的夷狄。 而且,他们不止从一个方向出现。 野力之看到了,立刻就大声喊道:“这是鲜卑本部的人!” 对于自己的邻居,乌恒人实在是太熟悉了。 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那些是野鲜卑,那些是真鲜卑。 只是,这些鲜卑人,什么时候从鲜卑山上走下来了? 徐坚看到这样的情况,却放下心来了。 在这样的天气,这样大张旗鼓的出现,鲜卑人,肯定不是来为难他们的。 于是,徐坚拿起自己的节牦,弹了弹身上的积雪,走出使团,来到前面,对着那些呼啸而来的鲜卑人用着匈奴话喊道:“来者何人?此乃大汉使团驻节之处,依据大汉天子与匈奴单于约法,凡汉使团节牦所在,视同匈奴单于大蠹在处,凡大小渠帅,不得侵犯!” 连续喊了三遍,那些呼啸而来的鲜卑人,停在了距离使团所在百步外的地方,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这让徐坚感觉有些喉咙干。 可能过了大约一刻钟,或者更久,徐坚感觉自己都快拿不稳手里的节牦时,百步外的鲜卑人群众,走出了一个披着狐皮的男子,这个男子用着匈奴话对使团喊话道:“鲜卑大人丘可具,闻听汉使到来,不胜欢欣,特请汉使及使团诸位,来鲜卑山做客!” 他用的是字正圆腔,极为通顺的汉语。 而且还是明显带着齐鲁口音的汉语。 这让徐坚顿时就像见了外星人一样什么时候,这冰天雪地,荒无人烟,而且从未有过中国人到访过的蛮荒之地,出现了汉人的身影了?(未完待续。) ps:注:鲜卑和乌恒同宗同源,目前乌恒人的社会习惯什么的,已经不太可考,只有零星记载。 譬如魏书,晋书中能找到一些,后汉书里也记录过一些。 从这些记载里,能知道一些大概。 譬如,乌恒人的胡须是黄色的,属于白种人,鲜卑人也差不多。 证据就是晋明帝被人骂是黄须鲜卑奴,因其母亲是鲜卑人,他本人也是黄须,带有白种人特征。 另外,乌恒人善养狗,鲜卑人住石洞,这都是明史记载的。 后汉书记载,乌恒人‘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这证明他们会用犬送终。 至于鲜卑人早期居住在石洞中的记录就很多了,北魏甚至曾经专门派人祖宗生活的石洞祭祀。 另外,鲜卑乌恒的领,都称大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已经不清楚乌恒山和鲜卑山在那里,只大概知道在当时的饶乐水,现在的西拉木伦河一带。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