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七节 【南巡】(2) (第3/4页)
知己遍四海,交际广天下,必然带来另外一个反面。 那就是,想跟着袁盎捞钱或者挖墙脚的人,多如牛毛。 早就四年前,袁盎被晁错弹劾贪污受贿,接受吴王刘濞财物贿赂,而被一撸到底。 当时晁错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岂能板得动袁盎?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汉室如今的情况,满朝文武公卿,外戚贵胄,除了周亚夫,郅都,汲黯等寥寥数人外,基本没有一个干净的货。 连宫廷里都是贿赂成风。 就是刘彻也只能进行定向反腐,而不敢将炮口对准整个官僚系统。 所以,在汉室,贪污不是罪过,贪官们被弹劾后,东山再起的多如牛毛。 你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封建王朝的大臣在道德操守和个人素质上去跟人民公仆看齐。 千里当官,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发财嘛。 一般,只要不过分,能干事,刘彻就都忍了。 但袁盎这次实在是太让刘彻失望了。 他跟地方豪强还有游侠之间紧密的官商关系,成为了刘彻不能容忍他继续呆在太仆位置上的原因。 “朕也给过你机会了……”刘彻在心中叹了口气。 前几天,刘彻让刘舍跟袁盎商谈马政改革,其实就是给袁盎机会。 若他能站出来,卖队友,推动马政改革,那么,今天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可惜,袁盎骨子里太重义气。 他重义气,甚至重到了视国法纲纪不顾的地步了! 当年,他能窝藏季心,潜逃出关,今天再包庇几个朋友,为他们打掩护,也就很正常了。 但他伤害和阻碍的,却是刘彻的计划。 或许,在袁盎心里会觉得,他在太仆任上干的不错,国家任务都能完成,因此,让自己的朋友和关系户,得些好处也正常。 刘彻不再看向袁盎,而是对汲黯和郅都吩咐:“执金吾。尚书令,你们来告诉朕,告诉百官,这骑马厩的马。去那里了吧?” 袁盎闻言,将脑袋深深的埋在地上,不敢再看他人。 骑马厩的马去哪里了? 袁盎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猜到。 自前岁,天子命人从代国学了用挽马耕种的法子后。这关中的马耕事业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汉室缺马。 国家马政系统,每年所出产的马匹,连供给军队和地方官府以及传邮系统的马匹都供给困难。 很多地方,甚至五年才能得到一次传马更换,县令被迫去市场里买马来补充官府用马和邮政用马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当有些他过去的朋友,打着他的幌子和招牌,到外厩中去跟下面的官员打招呼。塞点钱,就‘借贷’个几十上百匹马出去做生意的越来越多。 袁盎一直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国家的马,反正也是养在马厩中,只要没有战争,一般不会调用。 养在马厩里的马,即需要人照顾,还得消耗饲料。 而‘借贷’给朋友们救急,则可以免去这部分损耗,给国家挽回损失,而且。袁盎的朋友们确实很给面子,每次借马,归还的时候,都能保证马儿的基本健康。甚至有些马还长膘了。偶有折损,也会马上补偿。 久而久之,袁盎也就放心了。 但那里知道,会发生今天这样的情况! 若早知如此…… “回禀陛下,臣等已经查清楚了……”郅都面无表情的奏报道:“骑马厩中,在册官马。计有五千零七十一匹,然如今在厩之数,四千一百五十二匹,有近九百匹良马不见踪影,所有失踪马匹,皆为三岁齿以上之力马……” 作为继承了秦制的汉室马政系统,有着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系统。 这个系统完整到了,会精确记载所有在册官马的身高、体重、外貌标准和轮廓,而所有身高在五尺九寸以上符合军队骑乘标准的战马或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