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六百二十九节 温言在口(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节 温言在口(4) (第3/4页)

………………………….ZWwx.ORG

    此刻,刘彻正站在铜镜前,任由侍女为自己着装。

    汲黯恭身站在刘彻身旁,为他念着过去五天,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以及廷尉衙门的简报。

    “内史报告,关中各市坊中,近日流出大量铜钱,尽为四铢,三铢,有司请奏,是否查禁……”

    听到这里,刘彻开口道:“不用,法无禁止则不纠,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要去干涉!”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是列侯勋贵跟商贾们趁着朝廷政策还没发布,在紧急出货。

    刘彻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了,免得出现撕破脸的局面。

    反正目前来说,他们就算出货,接盘的百姓也不一定会亏多少。

    况且,刘彻已经准备在明年开始启动新旧钱币的兑换政策。

    毕竟,过去数十年,汉室朝廷跟天下的商贾贵族,不知道铸造了多少枚钱币。

    这些钱币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起码都是铜钱。

    而中国严重缺铜。

    借着这个机会,用大量的五铢钱回购民间货币。

    这既是对国家信用和信誉的尊重,也是一笔赚钱的买卖。

    刘彻已经定好了兑换的比率了。

    四铢钱与五铢钱实行二比一的兑换比率,而三铢钱,则以十当三行之。

    这样就保证了市场的稳定,避免发生紧缩或者钱荒。

    而且,因为刘彻将五铢钱的币值跟粮食、食盐以及铁器固定。

    在事实上以粮本位给五铢钱背书。

    这就使得,国家势必能通过回购钱币。大赚一笔!

    保守估计,也能产生百万万钱以上的盈利。

    所以说,发行货币,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没有之一。

    唯一的问题是,粮食跟铁器以及食盐。还并不是最佳的本位货币参照者。

    黄金才是!

    至于白银……

    中国自古缺银,想实行银本位,开了美洲副本先。

    汲黯又接着汇报:“备盗贼都尉衙门报告,前日,长安城东二里发生械斗,伤十五人,械斗双方俱被捕拿,羁押于内史……”

    刘彻听着摇了摇头:“此等小事,内史廷尉自可处置。何以报于朕前?”

    “说说械斗双方的背景罢!”

    这是在听到报告的瞬间,刘彻就知道这里面的水深的很。

    关中一年到头,发生的械斗数都不清楚。

    每次械斗,不死上十几二十个人,官府都懒得去管。

    普通的械斗压根就不可能出现在刘彻面前。

    通常被下面的人推到皇帝的面前的案子,肯定卷入了列侯或者外戚。

    “一方是宋子候……”汲黯低头答道。

    “啊……那个惹祸精啊!”刘彻也忍不住皱起眉头来。

    宋子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候国,食邑总共五百四十户。

    这么小食邑的列侯。简直是列侯阶级的耻辱,甚至很多关内侯的食邑都比宋子候多。

    然而。这个宋子候又是汉室列侯中的奇葩。

    尤其是本代宋子候许九,简直就是惹祸机器。

    从他继承爵位以来,所作所为,都可以用离经叛道这四个字来形容。

    简单的说一个事情吧。

    当年是谁将西南夷的僰奴引进、推广给关中列侯贵族的?

    答案就是这个宋子候许九。

    这个家伙自从继承了他老爹的爵位以来,就充分的发扬光大了老许的作死精神。

    说好听点,他是个勇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充满了好奇的坏小子。

    说难听点,这货就是个标新立异,特异独行的家伙。

    譬如,当初,刘彻用退税政策推广水车。是谁第一个大规模引进购买的?

    不是其他人,正是这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坏小子。

    因此缘故,刘彻也注意到了这个家伙,让人去调查过他。

    刘彻发现,这特么就是个逗比。

    堂堂列侯,完全没有列侯的样子,经常打扮成寻常商贾,混迹在花街柳巷——真是让人无力吐槽。

    他还公然酿酒,结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