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一 节 错误 (第1/2页)
秋八月二十三。 申屠嘉在阳陵南方的从葬区下葬。 刘彻远远的站在阳陵邑的城墙上目睹了全部过程。 此刻的阳陵,已经没有了前世的宏大,因为先帝在位时间太短。 整个帝陵规模比之历史上庞大的阳陵邑缩水了至少一半。 其中从葬区和帝陵本身的规模,缩水几乎三分之二。 尽管如此,陵园依旧是一个堪比郡城的大城市。 譬如刘彻脚下的这条阳陵邑的城墙,就宽达两丈,高约一丈,犹如要塞一般,牢牢的守护着帝陵陵园。 在远方的陵园东北方向,帝陵工程依然在继续施工。 哪里是东宫薄太后未来的安息之所,也就是俗称的后陵。 汉室的帝陵,比起之后朝代的皇家陵园,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此了。 皇帝的陵墓座西面东,皇后的陵墓座东望西。 这就是所谓的‘同茔不同穴’。 自刘邦开始,汉室帝陵就是如此布局。 另外,因为秦汉两代,都把周代的昭穆制度当成一张废纸。 所以,汉室的帝陵,也就完全没有遵循昭穆制度的需要了。 于是,阳陵与霸陵还有刘彻给自己找好的茂陵,压根就没在一条水平线上的前后位置。 “最近几天,列侯们都很不安生啊……”刘彻一边走,一边对跟在身边的廷尉赵禹问道:“廷尉可听到些什么风声了吗?” 赵禹低着头,道:“回禀陛下,臣听到过一些……” 但他的心中,却是忍不住的在颤抖。 在过去六十年的历史上,每当天子单独召见廷尉时,这意味着,天子决定拿一批人开刀了。 尤其是目前这样的情况赵禹是在廷尉衙门被天使忽然召来此地的。他是乘着虎贲卫的战车,走过去少府为修建阳陵邑而开凿的道路过来的。 赵禹来此,全程都处于保密之中。 甚至,就连他的副手,廷尉监。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这样的情况。在汉室历史上从未有先例。 就是当年周勃陈平灌婴密谋推翻诸吕时,保密工作也没有这样细致。 能与之相比的,大抵只有史书上记载的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廷为了隐瞒白起为将的消息所做的部署了。 只要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主宰数名乃至于数十名列侯公卿的命运时,赵禹这个以刀笔吏起家的寒门士子就忍不住的兴奋起来。 “很好……”刘彻微笑着回头赞道:“朕让人在城楼下的马车中放了些东西,爱卿回去以后慢慢看。看完以后。朕相信爱卿知道该怎么办!” “诺!”赵禹恭身低头。 刘彻转身,看向前方,远处南方的丛葬区中,百余位列侯及其代表,正在肃穆的注视着申屠嘉的葬礼。 也不知,这些家伙究竟有没有知道,他们到底犯下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居然敢跟朕唱反调……”刘彻沉吟一声:“真是不自量力啊!” 过去数天,长安的政坛局势很诡异。 刘彻的诏书下达后。舆论和朝臣都是大唱赞歌。 法家和儒家更是大声疾呼:钱制不合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