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节 洗脑(1) (第3/4页)
重的骑枪,在这个时代,任何人看了都要吓尿! 只是很遗憾,这样的一支骑兵,目前在实战方面,是没有太多的用处。 也就是看着好看而已。 而且军队使用后,反响也很坏。 将军们觉得,这些重甲骑兵,使用起来,很困难,而且后勤压力和合适的承载战马也难寻觅。 士卒们觉得,铁甲太重,骑枪太重,不仅仅穿戴困难,更麻烦的是夏天,根本没有人能套在那样的铁皮壳子里撑过一刻钟。 少府总共也就生产了三百套类似的重骑兵装备,然后就停产了。 目前来说,这种重甲骑兵,是作为皇室的仪仗队以及在夷狄面前逞威风的面子卫队。 地位与陌刀的老祖宗,斩马剑类似。 倒是少府改进后的陌刀,在以步卒为主的汉军中广受好评。 尤其是弓弩兵们爱死了这种能很好的掩护和保护他们脆弱的侧翼的长刀类兵器。 将军们天天嚷着要五年编组一万陌刀兵,十年爆出五万人。 但,这些提议被刘彻毫无悬念的否决了。 开什么玩笑! 陌刀的铸造,哪怕是改进以后,也非常复杂,而且极度烧钱。 一柄陌刀。最起码要耗费三十斤精铁或者粗钢,价值数万钱,若再加上陌刀兵的训练以及伙食开销,都快够养一个一人双马的骑兵了。 刘彻才不会干这样的赔本买卖! 陌刀这个兵种,在他计划里。只是辅助兵种。而不是主战兵种。 未来的真正方向,应该是轻骑兵和胸甲骑兵。 当了皇帝这么久后,刘彻也算是明白了,为何陌刀独独只在唐代兴盛一时了。 首先,当然是唐帝国有钱,任性,浪费得起。 其次。唐帝国全盛之时。追亡逐北,吊打一切。 它有着足够广袤的牧场,蓄养足够多的马匹,编组足够多的骑兵来保护陌刀兵。 而汉室呢? 现在不过区区十万骑兵而已,而且战马和优良的牧场,严重缺乏。 富饶的河套地区,至今仍在敌手。 匈奴骑兵,随时可能冲进家里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陌刀兵,这是脑抽。 就像二战时。英国人作死的沉迷于粗又大,结果被航母爆了菊花。 当然,陌刀兵也还是要发展的。 但不是现在。 起码,要等到汉室称霸宇内,控制草原。 到那个时候,汉与唐一样,有着广阔的新征服世界和庞大的属国、殖民地需要保护和捍卫。 到那个时候,才是陌刀兵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至于现在? 老老实实种田养马,拼命爆骑兵才是王道。 只是很可惜,骆郢不知道这些,也不会懂这些。 此刻少年的整个脑海中,都是刚刚过去的那队散发着肃杀之气的重骑兵。 骆郢根本无法想象,要是汉朝将这样的骑兵,派去南方,那越人该怎么抵抗? 恐怕,汉人就是站在原地不动,越人军士,把武器都砍卷了,也奈何不了这些用钢铁保护自身的重骑兵。 更何况,这些是骑兵。 来去如风,无影无踪的骑兵。 哪怕骆郢是被圈养在长安,他也听说过,匈奴人的威名。 少年心中,此刻想起了许观过去给他上课说过的话:“匈奴骑兵,一昼夜可行进百里甚至数百里,汉军常常陷入打不能打,撤不能撤之地,故以汉朝之强,只能防守,而不能反攻!” 匈奴骑兵,能让汉朝只能防守不能反击。 那汉朝骑兵,尤其是方才那种重骑兵,岂非可以轻松挺进到闽越国都东治城下? 回忆了一下他幼年在闽越国的记忆。 骆郢觉得,以越人的武装,要是遇上汉朝的军队,恐怕跟鸡蛋碰上石头没有差别。 根本就是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孤这禹皇血脉,勾践大王子孙,只能泛海远逃,遁于海外不成?”骆郢只要想想,未来要是汉军直趋闽越境内的场景,对未来就是无比绝望。 不得不说,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沿海地区,不分越人与诸侯。 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准备。 ‘事有不豫,即泛舟海外……’ 当初,田横就是这样干的。 打不过了,撑不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