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九节 祸事 (第2/4页)
但这种事情,根本当不得证据。 临淄城的官差在查验后,当即就辟谣,说什么刀家是意外走水,全家都是被火烧死的。 倘若事情就这么了结了。 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一个全家死绝的小作坊主?谁会记得? 但事情的反转,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一年以后,临淄城爆出一件惊天大案,临淄巨贾,传说中乐善好施,与人为善的大作坊主王某,全家被人杀光,护院与奴仆都没活下来一个,脑袋全部被割下来,挂在辕门上。 随后,有一个男子来到官衙自首,言称自己乃是去岁被灭门的刀家庶子,此次杀人,乃为复仇,与他人无干! 顿时,全城哗然。 按道理,这样的人,做下这样的案子,哪怕是自首,也免不了一死。 可谁成想。齐王宫居然插手了,王宫里的一位贵人传令临淄内史。说:血亲复仇,天经地义。此等义士,应该法外留情。 士林舆论也纷纷同情,许多人都称:汉家以孝治天下,忠臣孝子,应该褒奖,怎能诛杀? 于是,刀间就这样被无罪释放。 过后,大家才知道,刀间当年之所以逃过一劫。乃是因为他身材矮小,火起之时,被母亲和兄长塞到后院的一个水缸中,凶手当时因为害怕官府赶来,匆匆离去,所以没有细查。 而刀间逃过一劫后,却是隐姓埋名,借着一位父亲过去同僚的关系,投身到了齐王身边一位大宦官的兄弟家里做奴仆。在那位大宦官兄弟家里,结识了许多弟兄,大家肝胆相照,听闻了刀间的遭遇后。愤愤不平,于是一起助刀间复仇。 这样的说法,到如今。已经渐成公论。 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刀间。自己心里清楚。 随后,刀间靠着‘孝子’的名头。认识了许多有分量的大人物,带着自己的兄弟们,慢慢的在临淄城里打下了一片天地。 两年后,刀间认识的大人物越来越多,投奔他的‘英雄好汉’也越来越多。 刀间于是,将自己的家财拿出来,购置豪华的马车,华美的宝剑,镶嵌着宝石与珠玉的首饰,名贵的青铜器,让这些‘英雄好汉’乘着那些豪华马车,带上宝剑、首饰与青铜器,拿着他的门贴,到处拜访那些贵人。 这些贵人,当然也有着种种烦恼。 譬如,某位王子喜欢斗鸡,但总找不到合适的雄鸡。 某位列侯爱好美人,但是,齐地的女子温婉有余而媚劲不足,颇不如意。 又有某位世家子弟,总爱策马狂奔,但不小心撞死撞伤了平民,担心被人告到长安,惹来廷尉和御史。 这个时候,刀间手下的‘英雄好汉’们就非常善解人意的主动出手了。 爱好斗鸡的王子,没几天就见到了让他心花怒放的一只矫健雄鸡,从此斗鸡战无不胜。 喜欢美人的列侯,不久后就得到了十余位从邯郸来的娇媚美人,每一位都有着种种技巧,一颦一笑都那么的迷人。 撞死撞伤了平民的世家子弟,很快就得知,有人去了临淄衙门自首,坦承就是自己不小心撞伤或撞死了人,甘请上官治罪,还愿意赔偿死伤者。 而那些死伤者的家属,很快也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赔偿以及许多方方面面的威逼利诱,于是,纷纷撤诉。 民不举而官不纠,何况苦主都已经得到了赔偿,犯人也认罪伏法。 世家子弟担忧的祸患消弭于无形。 于是,大家都觉得,刀间这个朋友,确实很好。 然后,临淄就成了刀间的天下。 任你是何方豪杰,那路英雄,进了临淄,立刻就有人上门,招揽。 说是刀公赏识你的才干,愿意认你为义子或者义弟。 拜了刀间的英雄豪杰,立刻就得到了如山的财富、满屋的美人。 不愿意的,常常活不到第二天早上。 而官府更是对刀间的所有行为,大开绿灯,就是犯事了,或者有把柄被某些愣头青抓住了。第二天,就有着上官前来训斥,不开眼的,常常不是被罢免,就是被调到一个冷清的衙门。 刀间的事业,也是越做越大。 手下的义子义弟,越来越多。 到如今,刀间手下义子义弟之类的人,数以千计,还有着万余外围人员,作为打手。 别说临淄,就是整个齐国,刀间都是事实上的地下国王。 在许多时候,刀间的话,比官府还有效。 如今,齐国就有民谚传说:宁爵毋刀。 意思就是,与其外出求取官爵,还不如给刀间为奴来的逍遥。 整个齐国的‘英雄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