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节 布局 (第1/2页)
几天以后,刘彻收到了来自广陵的刘阏奏疏。◎ “印度?”刘彻的眉毛拧了起来。 他有些怀疑,刘阏找到的那个商人是否真的来自印度。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断断续续的将许多来自南亚、西亚乃至于欧罗巴的造物带来中国的沿海地区。 后世的许多考古发现也证明了,齐鲁及吴越一带的许多贵族墓葬中都有着明显来自域外的陪葬品,譬如随刘阏奏疏一齐抵达刘彻面前的那两个所谓的‘裂瓣纹银盒’。 在后世的博物馆里就不止陈列过一两个。 早在战国的墓葬中,这种来自波斯帝国的艺术品就已经出现过了。 但问题在于……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刘彻低着头沉吟:“印度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非国家名词啊……” 印度,或者说后世的三哥与小巴所在南亚次大陆,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统一在一起过。 后世的人类历史上之所以能有印度这个国家,三哥们应该感谢英国人,错非英国人的到来,他们一万年也别想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而在现在的话…… 刘彻靠在榻上摇了摇头。 印度的历史别说是他了,就是换个专门研究印度史的专家,也根本说不清楚现在印度的格局。 刘彻也只是靠着隐约的记忆猜测,大抵这个时候,印度境内已经出现了佛教。 另外。被匈奴人赶去中亚的月氏人,现在应该已经开启他们殖民印度。建立贵霜王朝的时代。 说起来,也是搞笑。月氏人这个丧家犬,被匈奴的老上单于杀的狼狈逃亡的部族,西迁中亚阿姆河不过三十年,居然就已经拥有了能殖民印度的实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此时的印度次大陆,基本上完全就是一盘散沙。 至于到底散到什么地步,刘彻就完全无从得知了。 后世的史学家也都公认,隋唐以前的印度历史,基本是靠猜。直到唐玄奘游历印度而归,才给印度留下了第一手信史。 在那之前,印度的历史基本跟神话传说没有区别。 以至于后世有人说: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是以,刘彻很清楚,所谓的‘身毒’‘天竺’等古印度称呼,实际上是古代中国及周边地区强加在印度人自己身上的名称,至于印度人自己? 就好比后世的非洲。大大小小无数个政权林立,你要跑过去问黑叔叔是哪国人,他会告诉你他是非洲国人? 笑话! 十之**,那个商人应该是来自印度附近。譬如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漂流而来的。 为了自抬身价而唬弄出的所谓‘身毒’身份。 毕竟,在猴子的眼中,个头足够大。而且口口相传的‘身毒’应该是个强大的国度了。 当然,这只是个猜测。 而且也不重要。 相比起这个不明身份的商人信口胡扯的所谓‘身毒消息’。刘彻更愿意相信临邛的程郑婴与卓王孙派向滇国,前去打通印度消息渠道的商贾。 只是…… 刘彻想了想。还是提笔在刘阏的奏疏上写下一个‘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