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四百五十八节 赵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八节 赵佗! (第4/5页)

虽然他在南越国努力推行汉化改革,将百越各部族融入中国的体系之中。

    但对于长安,他是一点忠诚都欠奉。

    想要他臣服?

    可以,让始皇帝复生,亲自下诏吧!

    至于长安的刘氏天子,那是谁?

    在赵佗眼中,连刘邦都不过是区区一个黔首,假国家之乱,行叛逆之事,沐猴而冠,牝鸡司晨的逆贼。

    只是,赵佗也很清醒的看到了未来的危险。

    国中汉化日深。

    上至王族,下至百姓,都认可了长安是宗主国。

    甚至他的嫡长孙赵胡。更是一门心思思念长安的繁华和富饶,天天念叨着要回长安朝觐。

    第二代。第三代的秦军和移民后代,更是忘记了当年中国政权是怎么抛弃他们的祖辈的。

    一个个都思念着回乡祭祖。

    来自吴楚齐鲁的儒生。在这些人中无孔不入的宣传着诸夏的理念。

    这么下去,恐怕等他咽气以后,这南越国就没人能斗得过防的了来自长安的威逼利诱了。

    “国事艰难,唯寡人能与丞相知之!”赵佗莫名的对着跪在他面前的丞相吕嘉感慨着。

    最近二十年,赵佗已经开始扶持吕嘉等百越贵族首领来平衡国内的亲汉派势力。

    只是,便是百越人,在几十年的汉化后,居然也开始憧憬中国,以中国人自居。这让赵佗真是又喜又悲!

    唯一能与赵佗有共同语言,能读懂他的政策的,恐怕也只有现在跪在他面前的这个当年的俘虏,现在百越人中威望最高的吕氏族长,南越丞相吕嘉了。

    吕嘉叩首道:“大王辛苦,臣亦知之,中国天子,项庄舞剑,臣也看出来了。敢请大王示下!”

    对吕嘉而言,他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赵佗所赐,若非赵佗,他早已是一堆白骨。哪来如今的地位?

    只是,吕嘉自己也已经是垂垂老矣。

    君臣两人相视苦笑一声。

    “寡人年已九十一,活不了几年了……”赵佗感慨道:“寡人长子早夭。诸子也多亡,王孙胡。年少,不知世事。为长安所骗,长此以往,社稷宗庙恐有不安,倘有一日,寡人追随任公而去,这南越社稷宗庙,就要仰仗丞相多多担待,万万记得,倘若世孙欲朝长安,务必劝阻!”

    赵佗心里很明白,万一他死了以后,赵胡那个不孝孙子去了长安,这南越,就要彻底失去自主了。

    运气好,赵家或许还能做个安乐侯,运气不好,一杯毒酒,满门抄斩!

    经历了咸阳的背叛后,赵佗实在很难相信身居高位的统治者的节操。

    况且,他如今已是一方霸主,又何必再去屈居他人之下?

    唯一可虑的,还是子孙后代。

    只是,这些话,他说过无数次,虽然每次赵胡都点头称是,发誓遵守,但赵佗看得出来,他的那个孙子,根本就没把他的警告放在心里。

    那个天真的年轻人,还满心以为长安天子对他厚遇无比,必不会害他……

    没有办法,赵佗只能继续加强吕嘉的权力,万一有一天,他死了,吕嘉还能继续支撑南越的独立。

    “只是,吕嘉死后,这南越国,还能靠谁?”赵佗心里也不由得感慨。

    甚至不需要吕嘉死掉。

    只要长安天子坚定信念,愿意牺牲,这南越国,哪怕是他还活着,也支持不下去!

    作为秦帝国那曾经严密庞大到极致的军事体系中的一员,赵佗深深明白,一旦中国政权动员起来,力量究竟会强大到何种地步!

    当年,他与任嚣奉命统兵五十万,为始皇帝开疆拓土,来到这百越杂居的不毛之地。

    为了能在这里扎根,始皇帝下令,生生的以人力,凿出了一条运河,为大军输送给养,补充兵源。

    如今,长安假如决定动武。

    那么,当年始皇帝为了进攻南海地区而营造的许多设施,都是现成的,可以利用的。

    更麻烦的是,赵佗这五十年来,开发南越诸郡,兴建了许多的道路和水利设施、桥梁,清理了许多阻塞的河道以及阻碍交通的沼泽、丛林。

    换句话说,现在的汉军,已经不需要像六十年前的秦军那样,在这南越诸郡,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

    他们只需要敲开南越国布置在边境上的五关防御,就能长驱直入,沿着他赵佗营造的道路和河道,直抵番禹。

    而且,汉军甚至不需要再去面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