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划江而治 (第3/6页)
虽说他对秦会之这个宰执有很多的不满意,但还能怎么办呢?两个人一起干了那么多坏事,这又是金人要求写在和议中的首相,怎么都不可能罢免。 凑合过吧,也离不了。 更何况在齐高宗的判断中,秦会之这人虽然变得越来越跋扈、越来越不像话,但总体而言,对自己还是忠心的。没有自己,秦会之是什么都干不成的。 事实上,秦会之此时对朝堂的掌控力,已经远高于齐高宗的猜测。 在秦会之“隔绝中外”之后,根本就没有人敢弹劾他,甚至都不敢说他的坏话。所以齐高宗所听到的声音,自然也就严重失真了。 于是,许多先决条件,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齐惠宗还朝后不久就驾崩了,民间多有疑虑。 齐英宗被软禁了起来,但身体健康。 秦会之对朝堂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甚至朝中没有大臣敢忤逆。 齐高宗恰好偶感风寒,身体状态不佳。 原本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不至于威胁齐高宗的皇位,可一旦它们全都凑在了一起,在连锁反应之下,一些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变为了可能。 秦会之探视过后,从皇宫中离开。 而此时皇城中的御林军还以为这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完全没有想到仅仅几个时辰之后,秦会之就会再次折返,干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 傍晚,一队百人的禁军,来到皇城之外。 “何人!” 皇城的御林军守卫显然有些警惕,在城墙上大声喝问。 只见这些禁军中,走出来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全身披甲,大声说道:“我乃殿前司将官辛立!” 城楼上的御林军仔细观看,发现确实是辛立,语调瞬间低了几分,赶忙说道:“辛将军!皇城已经关闭,您这是要做什么?” 辛立朗声说道:“收到武德司线报,有贼人混入皇城,欲行刺官家!我奉官家与秦相的命令,进入皇城搜查!” 御林军有些头皮发麻:“辛将军,即便有刺客混入皇城,也该是我们御林军……”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下方的另一人已经开始怒骂。 “混账东西!你们御林军要负责守卫皇城,严加封锁,不能让刺客跑了!事情紧急,若是你们调人去抓,万一皇城的防御出了疏漏,被贼人跑了,或者被更多的贼人混进来,你担得起吗?” 御林军这才看清楚说话的第二人,赶忙惶恐道:“秦相恕罪!不知秦相亲至,我等这就打开城门!” 过了没多久,皇城的大门打开了。 按理说,这不合规矩。 但这些御林军,显然没有违逆这两位的勇气。 秦会之是此时的权相,任何得罪他的人,事后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此时御林军如果真的坚持原则,就是不开城门,那么事后秦会之要清算他们的时候,皇帝也不会出面保他们。 这才是最关键的。 犯得着在这种事情上跟秦会之死磕吗?犯不着。 当御林军,也不过是来混口饭吃的。 而且,秦会之不是自己来的,他还带着殿前司的一名将官,辛立。 齐朝的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合成两司,其下属机构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亲军下属机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成“两司三衙”,是齐朝禁军的最高指挥机构。 也就是说,这个机构是有权调动禁军的,从程序上来说,这毫无问题。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秦会之还真的曾经私自调动禁军,甚至都没让齐高宗知道。 “衢州尝有盗起,会之遣殿前司将官辛立将千人捕之,不以闻。晋安郡王因入侍言之,帝大惊,问会之,会之曰:不足上烦圣虑,故不敢闻,盗平即奏矣。退而求其故,知晋安言之,遂奏晋安居秀王丧不当给俸,月损二百缗,帝为出内帑给之。” 也就是说,秦会之直接绕开皇帝派遣禁军去抓捕强盗,都没让齐高宗知道。还是一个郡王偷偷告诉了齐高宗。齐高宗闻言大惊,但也没能拿秦会之怎么样。 甚至秦会之私下里打听出来是这个郡王告的密,还敢公然打击报复。 连打几个盗贼都敢私自调动禁军,而此时为了干大事调动一下禁军,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 百人的禁军以抓捕盗贼的名义,进入皇城,直奔渊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