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昭义军建立 (第3/5页)
封旨意,“刺啦”一声,将黄色的绢布撕成两段。 “此乱命也,拒不奉诏!” 帐中的诸将,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撕毁了皇帝的诏书,这已经是等同于谋逆! 其中也有直接忠于皇帝的将领,看到此情此景大惊失色,甚至想出言指责,但赵海平充满杀意的目光扫过,他们也只能默默地低头。 在军中,韩甫岳将军的地位如同神明,即便是撕了皇帝诏书要问罪,那也不是他们这些韩将军手下的将领能做的事情。 诸将一时默默无言。 赵海平早就料到他们会是这样的反应,淡然道:“我不为难你们。 “我只命你们做一件事。 “各自回到自己军中,跟士兵们说清楚:若是想要班师回朝的,便一起班师回朝,此地发生的事情,我会尽量与你们撇清关系。 “当然,秦会之那狗贼会不会放过你们,我就不能保证了。 “若是有士兵问起我要做什么…… “你们也同样告诉他们,胡虏未灭,北地百姓正翘首以盼有人能救他们于水火。 “此事,本该官军来做。可若是官军不能做,那我哪怕不要这官军的身份,也要继续做! “我绝不会受秦会之的摆布,不会班师回朝,甚至还要继续北上,与金人决一死战! “若是肯继续跟随我的,就留下来。 “当然,要跟着我,就要做好包括忍饥挨饿、众叛亲离等一切心理准备!” 众将不由得面面相觑,脸上全都带着骇然的神色。 这是要分道扬镳啊! 虽然没有明说,但韩甫岳将军的这番话,其实已经摆明了要对当前的整个军队进行一次提纯。 班师回朝的,还有跟他一起留下的,都各自承担后果。甚至有可能这两拨人,以后就要刀兵相向了。 这确实是一个极难做出的抉择。 如果班师回朝的话,他们这些副将有可能会被收买、拉拢,过上十几年的太平日子,但是,也有可能会被杀鸡儆猴。 而手下的那些兵卒,虽然大概率不会有性命之虞,但看看齐朝其他厢军、禁军的状况,就知道以后同仇敌忾打金人是绝不可能了,无非是军官吃空饷、士兵做生意,勉力维生罢了。 可若是跟韩甫岳将军留下呢?那就等同于谋逆。朝廷必然不会再供应军粮,而且大概率会让其他的将领前来讨伐。而此时金人虽然主力重创,但若是能搏一个杀死韩甫岳将军的机会,他们多半也会铤而走险。 到时候,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恐怕是凶多吉少。 众将全都默然不语。 赵海平则是挥了挥手:“下去吧。 “对了,还要再叮嘱你们一句。此事若是有人敢蒙骗手下的军卒,不跟他们说实话,不论是诱骗他们南归或者是诱骗他们留下……全都军法从事,杀无赦!” 诸将齐声说道:“是!” 而后,各自回营了。 虽说这些人也有可能会搞小动作,但赵海平整体上还是不担心的。 一方面是因为韩甫岳将军的情谊仍在,大多数将领都会念在旧情按照他的意思来办;另一方面,就算有一些将领有些别的心思,但在军中也不敢做什么。 韩将军摆明了连皇帝的旨意都敢不听了,你在这搞小动作他不敢杀你?那可能吗? 所以,赵海平的这最后一道军令,还是彻彻底底地落实了下去。 …… 数日之内,驻扎在朱仙镇的十万大军,骚动起来。 各部都已经从各自的将军那里,得知了皇帝以十二道金牌召唤韩甫岳将军、而韩甫岳将军拒不奉诏的事情。 而这个两难的抉择,也摆在了所有士兵的面前。 班师回朝?还是跟着韩甫岳将军,共图大计? 两条路,都是前途未卜。 但好在相比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他们还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十日后,大军开拔,班师回朝。 几名领兵回朝的将领面有愧色,都不敢直视赵海平的眼睛。 但赵海平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让他们回去之后好自为之。哪怕无法再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也至少应该谋求自保,不可轻易为奸佞之人所害,更不可同流合污、背信弃义。 原本围布在朱仙镇周围、绵延数里的军营,随着大军的开拔,也变得空空荡荡的了。 赵海平看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