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和谈的最佳人选 (第3/4页)
的剧本。 秦会之也是在靖平之变后被掳北上、被分配给完颜昌做幕僚。 而从金国回来之后,他就从原本那个还有点底线的人,彻底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主和派,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投降派。 因为真正的主和,应该是在尽可能争取本国利益谋求暂时和平之后,积极备战,然后再把自己失去的全都夺回来。 在两国战争阶段,没有和平,只有暂时的休战。 但秦会之这种所谓的主和派,却是卖掉国家利益以谋求苟安,甚至是谋求自己的私利。所以,说他是卖国派或者是投降派,更加贴切一些。 而这样的路线,难度自然是最低的。 因为只要抛弃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线,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总之,楚歌一番分析之后确认,所谓的御史中丞李浩是个虚构人物,但却完全是按照秦会之的剧本在演。 这让他有些蛋疼,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演了这么个留下千古骂名的终极狗贼。 都感觉自己不干净了。 这人的名声实在太丑,所以不仅是他的名字以后没有任何人再叫,甚至就连他的姓都有被污染的趋势。连带着他的一切,都被唾骂,永世不得翻身。 但楚歌也没有放弃这个身份选择重新来过。 他觉得,官方安排这条路线应该是有一些深意的。 如果是走原本的卖国投降路线,那么这个副本确实可以比较轻松地打通。 难道是想让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明白秦会之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卖国求荣的境地的吗? 而如果玩家没有走这个路线,而是走了其他的路线……那么,是不是可以用另一种更高难度的方式来通关副本呢? 带着这种猜测,楚歌继续进入游戏中,开始准备新一天的挑战。 …… 再次见到完颜昌,楚歌就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完全卑躬屈膝地像完颜昌许诺,如果自己回到齐朝,一定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宰执之位,并且尽可能地为金人谋求更多的利益。 本以为这样毫无节操的行为应该能得到完颜昌的认可,然而,完颜昌却只是意味深长地给了一个礼貌的笑容,寒暄了几句,就又把楚歌给打发走了。 这次的尝试,还是没能奏效。 回到自己的住处,楚歌稍加分析,最终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果然,想要说服完颜昌,光靠口头的卖国,是不行的。 “完颜昌在最初对我说出那番‘共同促成议和’的话之后,却迟迟没有放我回齐朝,这显然是因为完颜昌对我能否完成这个任务,有着很大的怀疑。 “他不确定我会不会忠实地执行他的计划,所以对于放不放我这件事情,一直在犹豫。 “所以,我得想办法说服他,让他确认我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计划。 “而这种说服,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楚歌先尝试了一下,如实地表达自己会完全站在金人一方、努力将所有齐朝的国家利益卖给金国、从而达成和议的这种想法,然而这并没有获得完颜昌的认可。 仔细想想,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这些话完全没有说服力,而更像是想要跑回齐朝的权宜之计。 虽然描绘了很多美好的卖国图景,但对于完颜昌来说,不能确定是否会兑现的承诺,一文不值。 所以,此时的关键其实不在于逃回去之后要如何做,而是要让完颜昌彻底相信,这位李浩回去之后除了主和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路可走。 重新考虑清楚之后,楚歌再次找到完颜盛。 只不过这次他说的,完全就是另外一套说辞了。 …… “若能返回齐朝,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促成两国和议。而且,此时除我之外,你也找不到能做这件事情的第二人选了。”楚歌并没有再像之前一样摆出一副卑躬屈膝的姿态,而是以一种自信的表情,看向完颜昌。 似乎是在说,这并非我有求于你,而是你有求于我。 果然,这种态度让完颜昌有些意外,随即问道:“先生打算如何促成两国和议? “又为何,除了先生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选?” 楚歌早就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腹稿,立刻回答道:“回到齐朝之后,我会首先设法,成为宰执。 “此时的齐朝皇帝其实心中早有主和之意,他并无收复故土的远略,而只想偏安一隅。靖平之变以后,这位新皇登基,之后却一路向南一直逃到扬州,足以见得他并非什么雄才大略的人物。 “登基之后,他短暂地任用了一段时间李伯溪,为他建起朝廷框架之后就一脚踢开,重用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庸臣为宰执,可见对他而言,主和比主战好,谄媚之臣比直臣好。 “而我要成为宰执,只需要对这位新官家说一句话,就足够了。 “‘我能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