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歌_第703章 开采石油与火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3章 开采石油与火柜 (第2/3页)

  嬴瑞抬手制止道:“韩信擅长以少胜多,要是他来打这一仗,或许他能创下奇迹,但是朕要顾及王老将军的脸面啊!”

    杨硕听罢秒懂,要是让韩信把王贲顶下来,这就向所有人说明,皇帝并不认可这位曾经灭五国的老将。

    想到这,杨硕打圆场道:“那也是,也是。”

    “其实并非王将军年事已高,而是李左车实在太难缠。”

    “这点相信大多数同僚都懂。”

    嬴瑞补充道:“还有一点,就是汉军后方的补给,也是我军无法速战速决的原因。”

    “一个萧何负责军需,一个张良负责出奇谋。”

    “王老将军碰上这么一群人,也是太难了。”

    “传令,让王贲将军跟汉军先耗着。”

    杨硕拱手道:“臣领命。”

    说罢,转身退出军机堂,去传达皇帝的命令。

    嬴瑞站在沙盘前研究了很久。

    既然水攻行不通,他也想过用火攻。

    比如诸葛亮的首秀之战,火烧博望坡。

    但那都是罗贯中臆想出来的,真实的火烧博望坡,也不是诸葛亮叫关羽去给曹军放一把火。而是刘备为了迷惑夏侯惇,故意放火把营寨烧了。

    可是李左车这厮特别鸡贼,似乎早就领教过燃烧瓶的威力,他把每座帐篷的间距拉得老长,这就让秦军无法做到火烧连营。

    如果真要让汉营烧起来,那燃烧瓶的数量就得相当庞大才能做到。

    该如何是好?

    嬴瑞想破了脑袋,始终想不出破敌之法。

    以至于他像个二愣子一样,自言自语道:“同样是穿越,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小说的主角那样,有个系统傍身,签到多少天系统送导弹,直接把汉军给轰成渣渣。”

    ……………

    待在太尉府良久,嬴瑞终于想到一种破敌之法。

    既然没有导弹,那就在关中找一块石油田,进行开采。

    没错,嬴瑞要准备开发石油。

    位置在哪里,上一辈他经常在关中溜达,还记得清清楚楚。

    就在上郡的高奴县,旧长城附近。

    (注:在蒙恬把匈奴赶出河套地区、修建长城之前,秦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早在延州就修建过长城。班固的《汉书》中有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

    据原历史记载,宋朝的沈括在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句话的时候。

    沈括觉得很奇怪,“水”怎么可能燃烧呢?于是他就前往实地考察。

    考察中,沈括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当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

    沈括弄清楚这种液体的性质和用途,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石油。并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从而减少砍伐树木。

    不止如此,宋朝发掘石油的妙用之后,还搞出一种战争大杀器,猛火油柜,类似现代的火焰喷射器。

    由此可见,在那个没有钻井机的古代。宋代人获取石油的方式,是收集溢出地表的石油。

    这也可以证明高奴县的油田深度,凭嬴瑞的手段足以轻松获取,不至于调集大量民夫,去挖个上千米的洞。

    以前钢铁冶炼技术不成熟,没那个条件去开采石油。

    现在就不一样了,在煤炭的帮助下,钢铁冶炼技术经过这七八年的发展,已经能造出一些大型的工业设备。

    譬如螺旋钻井机。

    这玩意是嬴瑞为了在南阳勘探银矿,以及用来挖井,命匠园这两年打造的。

    另外,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为了采集天然沥青,用来建筑、防腐、粘合、装饰、制药,在沥青湖无意间发现了石油,聪明的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渗出石油的数量,楔形文字中也有关于在死海沿岸采集天然石油的记载。

    还有公元5世纪,在波斯帝国的首都苏萨附近出现了人类用手工挖成的石油井。

    既然古代的歪果仁,都能把手伸到石油领域去。

    那么拥有现代知识、并且拥有工业技术的嬴瑞,为什么就不能弄点石油来玩玩?.

    而且石油还有多种优势,它不像酒精那样,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去酿酒,再去蒸馏提纯。

    天然石油一旦开采出来,立马就可以当做燃料被点燃。

    并且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止会产生有毒气体,还不会被水扑灭。

    论优势,确实比酒精要好太多了。

    等嬴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